打开APP

引领神经疾病的治疗潜力的G蛋白偶联受体

2021年8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最近,《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揭示了它们的同源和异源二聚体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MGlus)的全长结构,并阐明了它们从非激活状态到完全激活状态的构象变化,这为全面理解C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提供了机制基础。

2021-08-28

自噬受体蛋白NDP52的结构和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细胞自噬是哺乳动物细胞中高度受调控的,依赖溶酶体来降解受损细胞器、入侵病原体、大型蛋白聚集体等成分以应对内外界细胞压力和维持细胞动态平衡的重要分解代谢过程。自噬受体蛋白(autophagy receptor)是一类在选择性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衔接蛋白,它可以作为一个桥联蛋白把目标底物与自噬体联系起来,从而介导目标底物的选择

2021-09-01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新药!美国FDA批准长效生长激素Skytrofa(隆培促生长素),中国处于3期临床!

Skytrofa是第一个未修饰的长效(每周一次)生长激素,维昇药业正在中国开展3期临床试验。

2021-08-28

双重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sparsentan 3期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厄贝沙坦!

在治疗IgA肾病(IgAN)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方面,sparsentan有潜力成为监管批准的第一种疗法。

2021-09-08

局部雄激素受体抑制剂Winlevi乳膏剂即将上市:男女均适用!

Winlevi是第一款无全身副作用、安全有效的局部雄激素抑制剂疗法。

2021-07-26

拜耳P2X3受体拮抗剂eliapixant 2期临床达到疗效终点:显著降低咳嗽频率!

与安慰剂相比,eliapixant(75mg,每日2次)将24小时咳嗽次数在统计学上显著减少27%。

2021-09-07

The Plant Cell:揭示环境温度调控蓝光受体隐花素蛋白稳定性的机制

  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刘宏涛研究组完成的题为Light-Response Bric-A-BracK/Tramtrack/Broad proteins mediate cryptochrome 2 degradation in response to low ambient tem

2021-09-02

Clin Cancer Res:利用乳腺癌患者机体的激素谱或有望帮助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来自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激素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增强乳腺癌的治疗,并能协助临床医生来优化患者的个人护理以及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2021-08-31

J Immunother Cancer:嵌合非抗原受体在基于T细胞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过继转移的基于T细胞的癌症疗法在治疗各种癌症方面显示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前景,到目前为止,使用T细胞的治疗策略主要集中在操纵抗原识别机制本身,例如通过选择性表达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受体或工程抗原识别嵌合抗原受体(CAR)。

2021-08-27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饥饿素识别和激活饥饿素受体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轶/徐华强团队联合谢欣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an acyl-peptide hormone and activation of ghrelin receptor。该成果首次报道了饥饿素受体(ghrelin r

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