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限时秒杀倒计时】20+院士/PI/研究员加盟2024(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12月20-21日上海见!
即日起至11月11日24点,2024(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门票限时特惠!原价1200元的参会门票,现在只要111元!
清华大学陈春来/刘俊杰团队揭示CasX靶标搜索和切割过程的动态调控机制
CasX独特的NTSB结构域在DNA解旋和R-loop形成中发挥了重要功能。这一动态模型深化了我们对CasX工作机制的理解,并为CasX以及其他Cas蛋白的优化和改造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Nat Methods:赵唯淞/李浩宇/陈良怡合作发明SN2N自启发去噪方法,实现快速、温和的长时程超分辨成像
SN2N不仅打破了传统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在光子效率和数据需求方面的瓶颈,还能应用到多种现有的超分辨显微镜系统。
【早鸟票倒计时】8大论坛,20+院士/PI/研究员倾情分享,2024(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12月20日,即将启幕!
2024年12月20-21日,我们将在上海召开“第十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设置8个专题论坛,24+议题,旨在分享肠道微生态与健康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Sci Transl Med:丁楅森/曹中炜/杨力明/蒲强/陈路发现m6A修饰肺血管Angiocrine靶点再生纤维化肺
该研究发现了肺血管微环境中RHOJ+内皮细胞的形成机制,并揭示了在肺纤维化过程中RHOJ+内皮细胞组成的异常Pillar Cell可通过Angiocrine转变促进肺纤维化。
陈志坚获拉斯克奖,成为继屠呦呦、卢煜明之后又一位华人获奖者,解开了DNA刺激免疫和炎症反应之谜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顶级大奖,该奖项创立于1946年,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Cell Stem Cell:陈水冰/杨柳柳等构建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血管化的巨噬细胞-胰岛类器官揭示胰岛β细胞焦亡的机制
为了研究新冠患者以及病毒感染的胰岛β细胞的焦亡是由病毒直接感染引起的还是由于促炎型巨噬细胞的活化诱导的,该团队构建了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血管化的巨噬细胞-胰岛类器官模型。
龙尔平/陈庆宇团队研发“小世界增强”落地级医学大模型,并推向临床试验
不同于主流的通用大模型,该研究将整体医疗场景拆分为特定的“小世界”,建立了全景数据采集-知识精炼-算法增强的“小世界增强”SSPEC技术框架,成功研发了兼具高专业度和共情支持的导诊大模型。
STTT:李兰娟院士团队系统综述Notch信号通路在癌症中作用
该综述提供的系统性见解旨在为肿瘤中Notch信号通路提供当前和全面的理解。这些知识有望为Notch信号通路的基本研究和临床转化的未来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鲍哲南/冯国平/施扬/王贻芳等9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
2024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此次有120人当选院士,24人当选外籍院士,以表彰他们在原创性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杰出和持续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