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苏建忠/陈卫华团队开发单细胞水平遗传算法,揭示宿主遗传-肠道菌群-细胞类型的内在关联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4-13 13:32
scBPS 能够将细胞群与其相互作用的肠道微生物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对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性图谱绘制。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苏建忠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陈卫华团队,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Microbiology 上发表了题为:Integrating microbial GWAS and single cell transcriptomics reveals associations between host cell populations and the gut microbiom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创新计算框架——scBPS(单细胞菌群多基因评分),首次系统绘制了肠道菌群与宿主细胞群体间的互作网络,并揭示关键菌属 Collinsella 通过调控中央静脉肝细胞胆固醇代谢影响宿主健康的分子机制,为宿主-微生物互作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采用一种计算框架——scBPS(单细胞菌群多基因评分),整合现有的微生物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以及包括肝脏、胰腺、肺和肠道在内的 24 个人体器官的单细胞 RNA 测序图谱,以识别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宿主组织和细胞类型。
对 207 种微生物类群和 254 种宿主细胞类型进行分析,scBPS 推断的细胞富集情况证实了已知的生物学现象,例如肠道微生物与消化组织模块和肝上皮细胞区室之间的主要交流。scBPS 还发现 Collinsella 菌属与中央静脉肝细胞亚群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研究团队通过肝脏组织的单细胞核 RNA 测序来识别相关细胞亚群,从而在实验上验证了 Collinsella 菌属对小鼠胆固醇代谢的因果影响。
从机制上来说,口服灌胃 Collinsella 菌属可调节中央静脉肝细胞中的胆固醇代谢途径基因表达。
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独立的微生物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以及单细胞和批量转录组分析,对 scBPS 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其稳健性和可重复性。
总的来说,scBPS 能够将细胞群与其相互作用的肠道微生物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对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性图谱绘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