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ic Acids Research:报道非编码调控元件能够稳定染色质三维结构
发现了一系列位点与细胞生长和存活密切相关。该研究首次发现该类增强子位点的删除能够改变大范围染色质结构,通过同时影响多个非必需基因表达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来影响细胞稳态。
Nature:利用小分子化合物靶向非编码RNA Xist,有望治疗一系列X连锁疾病
核糖核酸(RNA)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着许多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麻省总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RNA也可能成为药物开发的可行靶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4月7日的Nat
Molecular Cancer: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80作为内源竞争性RNA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进展
食管鳞癌(ES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第六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每年夺去40多万患者的生命。尽管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食管鳞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仍低于20%。对食管鳞癌的分子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开发有效的诊断和预后方法是迫切需要的。
Science:对癌症中体细胞非编码突变模式的全基因组分析
肿瘤产生的一个关键标志是癌细胞在其基因组中获得了正常组织中不存在的体细胞突变。一些突变是驱动突变(driver mutation),有助于肿瘤细胞生长,但其他许多突变是乘客突变(passenger m
长非编码RNA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连续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引起。过去的几十年证明免疫系统影响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尽管越来越多的免疫疗法被发现,但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有效的。
2022年2月非编码RNA研究领域新进展
2022年2月份非编码RNA相关发表了很多重磅级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本月科学家们在该领域取得的重磅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血浆外泌体中的非编码RNA CircLPAR1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预测指标
结直肠癌已经成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全世界估计有超过190万例新的结直肠癌病例和93.5万人死亡。虽然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和粪便检查等方法已应用于临床,但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仍具有挑战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
Molecular Cancer: 活性氧和非编码RNA之间的串扰
以活性氧(ROS)过度积累为特征的氧化应激(OS),是癌症的一个新的标志。由活性氧(ROS)驱动的肿瘤发生和发展需要异常的氧化还原动态平衡,激活癌信号,通过协调抗氧化系统避免ROS诱导的程序性死亡。
Molecular Cancer :尹玉新团队发现抑癌基因PTEN编码的环状RNA,能够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
PTEN,是人类肿瘤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之一,肿瘤数据库统计显示,PTEN基因在不同组织来源肿瘤中共发现超过2700多种突变。作为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PTEN基因转录水平以及蛋白合成方面的微小变化即可对肿瘤生成产生重要影响。PTEN基因敲除小鼠多脏器发生肿瘤,表明PTEN在抑制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脂质和蛋白质双
一种新的伊马替尼上调的长非编码RNA在抑制Abl癌基因诱导的肿瘤生长中起关键作用
长非编码RNA(LncRNAs)调节失调与多种人类癌症有关。Bcr-abl癌基因是人类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相互易位的结果,与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