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Systems封面论文:曾坚团队提出蛋白质口袋结构表征新方法

具体而言,对于输入的蛋白质结构,首要任务是确定其表面上anchor的位置。这些anchor位置是通过对蛋白质表面潜在结合配体的空间区域进行采样、过滤、聚类等操作后得到的。

2023-08-21

过”之后免疫力低?Cell重磅研究揭示新冠肺炎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先天免疫系统发生长期改变!

免疫系统宛如人体的壁垒,阻挡着所有病毒侵袭和健康威胁的入侵。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给免疫功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疫情反复,许多人可能陷入了反复的“阳性”“康

2023-09-05

何曙博士加入克睿基因,担任细胞治疗首席科学官

昨日,克睿基因宣布Shawn He(何曙阳)博士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加入公司,担任细胞治疗首席科学官一职。Shawn将全面负责克睿基因的细胞治疗研发,领导团队进一步加快细胞治疗管线的进程。

2023-08-02

STTT:傅心/刘龙超/乔健开发靶向CLDN18.2的细胞因子前药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靶向CLDN18.2的IL-2前药——CLDN-ProIL2,通过CLDN18.2抗体和IL-2前药的“双靶向”,提升了CLDN单抗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实现了IL-2的安全有效递送。

2023-08-01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中脂肪酸受体的配体识别和G蛋白偶联的分子机制

游离脂肪酸由以羧酸为末端的碳氢链组成,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在许多细胞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信号分子角色。中链脂肪酸是一类碳链长度为8-12个碳的羧酸,包括癸酸(C10)、十一酸(C11)和月桂酸(

2023-06-14

科研人员揭示中脂肪酸受体的配体识别和G蛋白偶联的分子机制

游离脂肪酸由以羧酸为末端的碳氢链组成,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在许多细胞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信号分子角色。中链脂肪酸是一类碳链长度为8-12个碳的羧酸,包括癸酸(C10)、十一酸(C11)和月桂酸(

2023-06-13

“二”来袭别大意!BMJ重磅研究:多达18%的感染者在感染两年后仍受到新冠后遗症的影响

近期,关于“二阳”的话题在热搜中成功霸榜,身边一些年初的“天选之子”也被新冠“查漏补缺”了,晒出了阳性两条杠。也有不少伙伴表示,

2023-06-08

PNAS:中科院陈春英课题组揭示肠道菌群能够将外源性碳纳米材料发酵成短脂肪酸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Chen Chunying)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肠道菌群能够将外源性碳纳米材料(carbon nanomaterial)作为碳源发酵成短链脂肪

2023-05-25

科研人员发现植物抵御格孢菌的关键调控因子

链格孢菌是一种典型的腐生性病原真菌。其不同病理小种的感染,可以导致许多重要经济和农作物严重的病害,其中包括烟草赤星病、马铃薯早疫病、棉花轮斑病等。目前,人们对植物抵御链格孢菌的抗病反应过程知之甚少。

2023-05-06

Nature Medicine:武丰团队证实,低钠盐可安全降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

DECIDE-Salt研究课题负责人、我国著名心血管病防治专家武阳丰教授指出:DECIDE-Salt的研究结果,为中国减盐行动选择合适的减盐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决策依据。

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