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死亡是抗胃癌作用的一种新机制

2021年8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死亡是一种伴随依赖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细胞死亡,因此刺激性死亡可能是治疗胃癌的一种潜在策略,急需治疗药物

2021-08-27

Nat Commun:高胆固醇水平或能通过增强癌细胞对死亡方式的耐受性来促进癌症进展

来自杜克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上述关联背后的分子机制;同时研究者还描述了乳腺癌细胞如何利用胆固醇来发展出对压力的耐受性,从而就使其在从原始肿瘤位点迁移时不至于死亡。

2021-08-27

Nat Commun:揭示GOT1抑制促进胰腺癌细胞死亡机制

2021年8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细胞表现出广泛的代谢重编程以支持生存和生长。之前的研究已表明,PDA利用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malate-aspartate shuttle)产生还原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即生物合成和氧化还原平衡的主

2021-08-19

:极性响应的比例型荧光探针用于死亡中脂滴和细胞核变化的监测

细胞死亡是一种与人类疾病息息相关的细胞死亡方式,目前发现的与细胞死亡相关的疾病就包括了癌症,神经性疾病,器官衰竭、免疫系统疾病等。死亡是由离子依赖的脂质过氧化物过度累积而导致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在细胞形态、生物学特征和机制调控中具有独特特征并明显区别于细胞凋亡。脂质代谢在死亡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OS相关的脂质过氧化积累会影响脂滴等亚细胞器的

2021-07-25

Molecular Plant:研究揭示植物根中质外体再利用的新机制

  (Fe)是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 在光合作用等生理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低下,导致植物缺Fe现象较为普遍。植物根系质外体空间被认为是植物重要的Fe贮存库,快速、有效地利用根系的质外体Fe是植物耐受缺Fe生境的重要机制。然而,质外体到底如何被利用知之甚少。近日,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中国科

2021-07-15

一种创新的NRF2纳米调节剂诱导肺癌死亡并诱导免疫刺激的肿瘤微环境

一种纳米药物同时靶向肿瘤微环境和癌细胞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报道。在此,作者报道了零价纳米颗粒(ZVI-NP)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和抗癌免疫的双重特性。这种双功能纳米药物建立了协同诱导链癌细胞死亡和重新编程免疫抑制微环境的有效策略,这突显了ZVI-NP作为一种先进的综合抗癌策略的潜力。图片来源:doi:10.7150/thno.57803零价纳米颗粒(

2021-06-15

科学家发现线粒体酶可以阻止死亡

  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由脂质过度氧化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其主要机制是在二价或酯氧合酶的作用下,通过催化细胞膜上高表达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细胞死亡。研究发现死亡在多种癌症发生发展中均表现活跃,这为研发新的肿瘤治疗方法提供了思路,但死亡的具体调控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近期,德克萨斯大学安

2021-05-28

死亡联合多种治疗手段研究获新进展

癌症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由于其恶性程度高且预后差,极大地威胁人类健康,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常规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大多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进展。非凋亡相关的新型死亡方式的研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死亡用于抗肿瘤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为了进一步提

2021-05-21

Nature:揭示存在于线粒体中的酶DHODH保护细胞免受死亡,有助开发出新的抗癌疗法

2021年5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作为能够让我们的细胞产生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被认为是由以前自由生活的、依赖氧气的微生物进化而来。然而,使用由脂质膜包围的细胞器产生依赖氧气的能量是有代价的。这种称为呼吸的能量产生过程经常导致活性氧(ROS)产生,所产生的ROS可以破坏细胞结构并损害其功能。例如,在一种称为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

2021-05-14

国内首个高剂量注射用剂莫诺菲®正式上市,静脉剂凸显优势!

近日,丹麦著名制药企业Pharmacosmos A/S(科思莫斯制药)创新药物莫诺菲®(异麦芽糖酐1000)在中国正式上市,用于治疗口服剂无效、无法口服补或临床上需要快速补的缺患者。莫诺菲®的上市,为中国患者和医生带来更加便捷、安全和高效的治疗方案,正式开启中国缺性贫血患者一次纠正缺乏的新时代。

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