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SEB J:体内生物钟或可成为引发糖尿病、肥胖的定时炸弹
2013年4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果你通宵达旦地赶写一篇论文,或者是整晚都在照顾难缠爱哭的宝宝,又或者是彻夜地失眠,那么时间长了你的身体健康就会大打折扣,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通过对小鼠进行研究揭示了,适当的睡眠模式对于维持机体健康的代谢功能非常重要...
PNAS:蒋毅等在生物运动时距知觉研究中获突破
2012年1月3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蒋毅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最新研究论文"Life motion signals lengthen perceived temporal duration",研究人员利用时距分辨任务发现生物运动信息能够延长时距知觉,并且这种时距延长效应与生物运动的整体形状信息以及观察者的主观意识无关。
饶毅任北大—IDG/麦戈文脑研究院首任院长
2012年4月15日,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第一次董事会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全票通过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饶毅教授为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的首任院长。 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于2011年11月8日在北京大学正式成立,由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及其创办人麦戈文夫妇出资捐赠1000万美元。
BBRC:生物钟的校正者——硫辛酸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微量营养素-硫辛酸可以恢复并且同步个体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也就是大多数有机体的生物钟。
30分钟即可搞定
近日,来自日本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检测埃博拉病毒的新技术,该技术可以在短短30分钟内对样本中存在的埃博拉病毒进行检测,其或许可以帮助医生们进行更为快速有效地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检测。
Diabetes:利用人体生物钟帮助治疗肥胖
近日,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已经发现:人体生物钟在身体脂肪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发现有助于开发出治疗肥胖症与超重致命疾病的新途径。 以David Ray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不仅分析了生物钟在小鼠脂肪组织中的作用,同时
湖南长沙:手机APP一分钟预约专家号
Psychol Sci:蒋毅等发现基因调控知觉偏向性的个体差异
也许你会说视觉歧义皆来自于艺术家的杜撰,但事实并非如此。视觉系统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对歧义的解读贯穿视知觉的始终——所有投射至视网膜的二维图像终须被还原为三维的知觉表征,而二者之间常常缺少唯一的对应关系。
Science:哺乳昼夜节律钟蛋白结构信息被破解
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是由以约24小时为周期的自我调控转录反馈机制掌控的。该机制的关键组分是一个异二聚化转录活化因子,包含两个bHLH-PAS结构域蛋白亚基:CLOCK和BMAL1。 5月31日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Nian Huang等的研究论文,以2.3埃米的分辨率解析了包含小鼠CLOCK:BMAL1 bHLH-PAS结构域的蛋白晶体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信息。
Cell Reports:食物也能调节生物钟?
食物不仅滋养身体,而且影响到其内部的生物钟。近日,研究人员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报告为如何通过饮食控制调节时钟,帮助患者的各种疾病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表明胰岛素可能参与了生物钟的“重新设定”。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