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研究发现生物钟对毛囊干细胞的控制
存在于小鼠皮肤中特定小环境中的表皮干细胞,可以确保皮肤的动态平衡得到高效维持。毛囊隆突中的干细胞负责毛囊再生和伤口愈合。它们产生一组异质性细胞——比如说这些细胞在其对内部和外部提示的反应能力方面就是异质性的。 由Salvador Benitah及其同事进行的这项研究表明,生物钟通过调控毛囊隆突干细胞对其微环境的反应能力来控制它们的激发状态和异质性。
Nat.Mater:新材料晒一分钟太阳可发光两周
美国佐治亚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材料,它在阳光下暴露一分钟后就可以发出能在黑暗中持续两周以上时间的近红外光。相关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杂志网站上。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明可望为医疗诊断带来革新,例如将其与纳米粒子组配在一起附着在癌细胞上,使癌细胞的转移可视化。此外它还能为军队提供“秘密”照明源,因为它的光只能通过特殊的夜视装置才能看到。
Nature:拟南芥的生物钟
在植物中,糖通过光合作用的生成是生物钟的一个关键代谢输出。 这项研究显示,节律性的内源糖信号能通过调控生物钟基因的表达设定拟南芥的生物钟的时间。 作者提出了“代谢黎明”这样一个概念,用来描述生物钟响应于光合作用所生成的内源性的糖的某一峰值而发生的重设。
PRSB:陶毅等提出“走婚”婚姻中男性投入进化生物学机制
摩梭人(也称纳人)是分布在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他们通常居住在包括3-4代母系亲属的母系大家庭中,家庭成员包括外祖母、母亲、兄弟姐妹、姐妹的子女及其他母系表亲。摩梭人“走婚”婚姻最重要的特征是成年摩梭男性不与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同住,仅在晚上去“走访”妻子,次日清晨返回自己的母系家庭。在摩梭人传统习俗中成年男性可以不承担抚养子女的义务,但须为其姐妹的子女承担抚养责任。
Nat Rev Microbiol:最佳密码子打破生物钟节奏
生物钟通过协调发生在24个小时周期内的具有昼夜循环的基因表达从而在生理学过程中控制每日的振荡。两项研究如今显示,在真菌粗糙脉孢菌和蓝藻聚球藻中,基因编码的生理节奏机制的核心组件表现出了一种不是最佳的密码子偏倚,并且这是对于保持一种适当的生理节奏的适应。 被丰富的tRNA(所谓最优密码子)解码的密码子在高度表达的基因中被过度表达,这被预测可以确保mRNA的快速和准确的转化,以实现高水平的蛋白质生。
The FASEB J:体内生物钟或可成为引发糖尿病、肥胖的定时炸弹
2013年4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果你通宵达旦地赶写一篇论文,或者是整晚都在照顾难缠爱哭的宝宝,又或者是彻夜地失眠,那么时间长了你的身体健康就会大打折扣,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通过对小鼠进行研究揭示了,适当的睡眠模式对于维持机体健康的代谢功能非常重要...
PNAS:蒋毅等在生物运动时距知觉研究中获突破
2012年1月3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蒋毅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最新研究论文"Life motion signals lengthen perceived temporal duration",研究人员利用时距分辨任务发现生物运动信息能够延长时距知觉,并且这种时距延长效应与生物运动的整体形状信息以及观察者的主观意识无关。
饶毅任北大—IDG/麦戈文脑研究院首任院长
2012年4月15日,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第一次董事会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全票通过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饶毅教授为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的首任院长。 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于2011年11月8日在北京大学正式成立,由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及其创办人麦戈文夫妇出资捐赠1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