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转录因子Sox2调节体细胞重编程新机制
北京时间2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鲍习琛课题组、香港大学Ralf Jauch课题组和中山大学医学院(深圳)侯琳琳团队共同合作的成果“Concurrent binding to DNA and RNA facilitates the pluripotency r
肝癌十年重大突破!罗氏Tecentriq+Avastin(特善奇+安维汀)组合日本提交申请,中国已进入审查!
2020年02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罗氏(Roche)控股的日本药企中外制药(Chugai Pharma)近日宣布,已向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MHLW)提交了一份监管申请文件,寻求批准抗PD-L1疗法Tecentriq(特善奇,通用名:atezolizumab,阿特珠单抗)联合Avastin(安维汀,通用名:bevacizumab,贝伐单抗),
20年重大创新!礼来5-HT1F激动剂Reyvow在美国上市,首个新一类偏头痛急性治疗药物!
2020年02月06日讯 /生物谷BIOON/ --礼来(Eli Lilly)近日宣布在美国市场推出Reyvow(lasmiditan)C-V 50mg和100mg片剂,这是一种口服处方药,用于成人伴或不伴先兆症状偏头痛的急性治疗。需要注意的是,Reyvow不适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该药剂量规格有50mg、100mg、200mg,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Rey
肝癌十年重大突破!罗氏Tecentriq+Avastin组合进入美国FDA实时审查,一线治疗显著延长生存期
2020年01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罗氏(Roche)近日宣布,已完成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一份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该申请涉及抗PD-L1疗法Tecentriq(特善奇,通用名:atezolizumab,阿特珠单抗)联合Avastin(安维汀,通用名:bevacizumab,贝伐单抗),用于治疗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
单链DNA编码“纳米”分子反应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光源科学中心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发展了一种用单链DNA编码金纳米粒子的方法,并实现了动态“纳米”分子反应。该方法通过设计一条多嵌段的单链DNA序列,可以赋予金纳米粒子类似原子的离散价态和正交价键。这些“纳米”原子则可通过DNA分子反应组装成各向异性的“纳米”分子,并进而产生“纳米”分子
研究揭示海洋链霉菌产蒽环类抗生素自我解毒抗性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鞠建华课题组,通过开展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体内外生化实验表征及生物活性检测等系列研究,揭示了海洋链霉菌产蒽环类抗生素自我解毒的抗性机制,论文以CytA, a reductase in the cytorhodin biosynthesis pathway, inactivates anthracycline drug
PNAS:极度活跃的FOXA1信号或能重编程内分泌耐药的乳腺癌使其更具侵袭性
2020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机制,其或能帮助解释内分泌耐药性乳腺癌获得转移特性的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开发出新型乳腺癌疗法。图片来源:Nephr
研究实现对唾液酸糖链连接异构体的精确区分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创新特区组(18T7组)研究员卿光焱团队,通过构筑基于生物分子响应性聚合物的仿生离子通道,实现了对唾液酸糖链连接异构体的精确识别与区分,同时揭示了一种基于“博弈”的转变机制。唾液酸糖通常以α2-3或α2-6方式连接在糖链末端。唾液酸糖链分布在哺乳动物细胞或一些分泌蛋白质表面,这种最外端位置及其广泛的分布
科学家成功对T细胞重编程来改善癌症免疫疗法的功效!
2019年12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有效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的新型治疗策略,其或能有效减缓肿瘤的生长并延长患癌小鼠的寿命。本文研究发现或能为开发更有效的过继细胞疗法(adoptive cell therapy)提供一种有希望的策略,比如C
美国华人科学家重磅新成果:重编程T细胞增强癌症免疫疗效
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华人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限制过继细胞疗法有效性的分子“刹车”。这种新的治疗策略可增强癌症免疫治疗的效果,从而减缓肿瘤生长,并延长癌症小鼠的寿命。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2日2时,《自然》发表了这项研究。这一发现为开发更有效的过继细胞疗法,如嵌合抗原受体(CAR T-cell)疗法提供了很好的前景。免疫治疗的目的,是利用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