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网友戏称“零点睡六点起,ICU喝小米”,熬夜和早起,究竟哪一个伤害更大?研究表明,晚睡比早起更易患糖尿病

本研究称为护士健康研究 II (NHSII),是一项持续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于 1989 年启动,研究对象为 116,429 名年龄在 25 至 42 岁之间的女性,主要是注册护士。

2024-02-29

《自然·衰老》: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藏在7年前的病历!UCSF团队基于电子健康记录,开发出可提前7年预测AD风险的AI模型

研究者认为,这项研究为如何利用机器学习预测难以诊断的疾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将来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预测狼疮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2024-02-26

PNAS: 斑马鱼如何通过调控细胞内的鸟嘌呤晶体排列,以实现结构色彩的精细调整,进而用于社交、体温控制和伪装

这项研究不仅阐明了结构色彩变化的细胞机制,还揭示了动力蛋白通过微管网络定向运动,响应NE信号,调控斑马鱼虹膜载体中晶体角度和颜色变化的详细过程。

2024-06-26

研究发现组氨酸调控蛋白多肽淀粉样组装并赋予纳米酶活性

生物大分子自组装成超分子结构后会产生重要功能,这与生命系统中的生理或病理状态相关。蛋白质和多肽组装成淀粉样纤维的行为已被认为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联系。淀粉样蛋白组装体具有相似的交叉β结构,其

2023-09-25

Cell:开发出一种类似高积木的基因编辑工具---ModPoKI,有望改善CAR-T细胞疗法

近年来,科学家们利用基因修饰技术将免疫细胞重编程为可以攻击癌症的疗法。但这类免疫疗法并非对所有患者或所有癌症类型都有效,而且筛选每一种可能改善这些经过重编程的免疫细胞的基因变化组合是一项艰巨而缓慢的任

2023-09-21

科学家们揭示了EYA4通过在复制应激规避中的作用促进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

眼缺失家族(Eyes Absent family, EYA1-4)是一组独特的双功能蛋白磷酸酶,已被证明在多种癌症中促进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存活。

2023-11-22

npj Syst Biol Appl:科学家揭示癌细胞的表型可塑性效应以及如何利用开发新型抗癌疗法

来自马克斯普朗克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一种数学模型成功揭示了癌细胞用来控制其表型的特殊信号的重要作用,通过操控这些信号,癌细胞就能被诱骗成一种对疗法更有反应的危害较小的表型。

2023-11-02

曾发两篇Science论文,浙江万学院葛楚天获国家杰青资助

该研究揭示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6B调控红耳龟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的分子机理,为“表观遗传机制调控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假说提供了首个直接遗传证据,解开了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研究长达半个世纪的谜团。

2023-08-30

Nature子刊:孙宇团队发现衰老细胞代谢调控关键机制,揭示对肿瘤等增龄相关慢病的深刻影响

研究团队随后选择在治疗开始后的第7天从体内解剖肿瘤,而这是耐药性克隆出现之前的一个重要时间点。与安慰剂组相比,MIT本身导致癌细胞显著的DNA损伤和凋亡。

2023-11-02

《JAMA·神经病学》:全球首个阿尔茨海默病基因沉默疗法让患者出现获益趋势,在25个月多种tau蛋白水平持续下降!

刚刚结束的2023年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CTAD)会议上,渤健公司公开了旗下AD新药BIIB080的1b期临床试验长期扩展(LTE)阶段的数据[1]

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