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爱情中「男性上头快且多情,女性更易越爱越深」?研究实锤:男性恋爱速度比女性快,而女性爱情强度更高,这或是刻在DNA里的进化策略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5-04 09:19

男性确实更容易“快速坠入爱河”,且恋爱经验更丰富;而女性一旦动心,爱情浓度、痴迷程度和承诺感都更高。更绝的是,这些差异在考虑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后依然存在!

在这个永远不缺爱情故事的世界里,从经典文学到肥皂剧,从长辈的唠叨到朋友的八卦,总有一种声音在说:男人和女人在爱情里表现得不一样。

大家都说:在一段感情里,男人一开始总是热情似火,热恋时绞尽脑汁讨好对方,又是嘘寒问暖又是送礼物,可时间一长,他们就容易变得不耐烦或是不走心;而女人呢,起初可能态度淡淡的,不冷不热,但随着时间推移,却越来越动情、越来越放不下对方,甚至会关心对方超越了自己。

这种爱情里的 “此消彼长”,究竟是生活里的小概率巧合,还是背后藏着科学证据撑腰呢?

这不,科学家们就当起了这爱情世界里的 “侦探”,他们找出了一些线索!近日,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大学等的研究人员就在Biology of Sex Differences上发布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首次聚焦于“正在热恋中”的年轻人,用科学量表测量了恋爱次数、心动速度、爱情“上头”程度、对伴侣的“痴汉行为”(比如每天花多少时间想对方)以及承诺度。结果发现,男性确实更容易“快速坠入爱河”,且恋爱经验更丰富;而女性一旦动心,爱情浓度、痴迷程度和承诺感都更高。更绝的是,这些差异在考虑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后依然存在!

1.png

研究的来龙去脉

为什么爱情中存在性别差异?答案或许就藏在人类百万年的进化史中!

从进化视角看,男女面临的“生存游戏”规则不同:女性因生育成本高(怀孕、哺乳),倾向于选择能提供长期资源的伴侣;男性则因繁殖机会更多,可能“广撒网”以提高基因传递概率。这种差异或塑造了现代人在爱情中的行为模式。

此前这一主题的研究多聚焦“恋爱中的人”,而这次研究则严格筛选了808名18-25岁、正处于热恋期(恋爱2年以内)的年轻人,他们来自 33 个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南非。虽说样本量不算超大,但也算有点跨文化的意思了。这808名参与者的激情爱情量表(PLS)得分均在 130 分以上,这个分数说明他们确实是正被浪漫爱情冲昏头,而不是处在那种平淡如水的爱情中。

爱情中的男女差异

首先,单变量分析发现,男性的平均恋爱次数比女性多。具体而言,参与者男性平均恋爱2.64次,女性2.37次(差距约11%)。在多变量分析里,虽说控制变量解释了更多恋爱次数差异,但男性恋爱次数还是比女性稍多点。这可能和精子与卵子的差异(也就是异性配子)有关,即男性倾向于通过多次恋爱增加繁殖机会,而女性因生育成本更高,对伴侣选择更谨慎。好比男生是“试吃型消费者”,而女生是“精挑细选VIP客户”。

2.png

表1:男女在各个变量上的平均值、标准差以及效应大小

接着,就恋爱速度而言,研究发现:男性恋爱速度比女性快!

单变量分析显示男性平均在确定关系前1个月就已经心动,女性则在关系开始后近2个月才“彻底沦陷”。在多变量分析里,性别对恋爱进度的影响依旧是显著的。甚至进一步分析发现,30%的男性在正式交往前已心动,而女性仅19.7%,这样看来男性“上头”的速度确实会比女性快不少呢!

3.png

表2: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进一步,研究人员探讨了爱情强度、痴迷程度、承诺度三方面在两性中的差异性。首先,关于爱情强度的单变量、多变量分析皆显示:女性的爱情强度更高,即女性在恋爱中更易被爱情冲昏头脑,满心满眼都是恋人,而男性虽说也深情,但数据平均下来,没女性那么“死心塌地”。

「痴迷程度」这方面的单变量差异最抓眼球,女性想恋人的程度比男性高一大截,例如从效应量来看,Cohen’ s d 值达到了 0.42,表明在痴迷程度上存在中等程度的性别差异。并且在多变量分析里,性别对痴迷的影响也超显著!数据显示,女性醒着的时候,差不多有 54% 的时间在琢磨恋人,例如TA不在身边时会思念、感到孤独时会第一时间想TA,而男性所花费的时间大约为 44% 左右。

研究人员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挑到好伴侣,得时刻把恋人放在心上,从对方言行里捕捉各种信号、判断对方是不是靠谱、值不值得自己投入全部身心,而男性虽说也会想恋人,但没女性这么“念念不忘”。

4.png

表3:激情爱情量表(PLS-30)中每个项目的性别差异

最后,就承诺度方面,单变量分析显示女性承诺水平略高于男性,但在多变量分析里,性别和承诺水平的关联就不显著了。具体而言,单变量分析中女性在承诺度上的得分比男性高, Cohen’ s d 值为 0.15,但在多变量分析中,控制变量如恋爱时长、性别比例等解释了承诺度差异的 7.30%,加入性别因素后,仅能额外解释 0.28% 的承诺度差异,且差异不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承诺这事儿,受太多因素左右,诸如个人性格、恋爱经历、原生家庭等等,性别差异的影响就被稀释了。

小结

综上,本研究调查了男性和女性在热恋中的差异性,并从进化的角度来解释说明了差异背后的科学逻辑。

在远古时代,女性怀孕、生娃、养娃,成本高得很,因此得找个能提供资源、并负责任的男性,所以她们面对爱情更谨慎、更挑细节,不会轻易把自己交付出去,一旦确定对方可信,就会全身心投入,爱得深沉与执着。而男性,相对而言“传播基因的使命感”更重,倾向于主动出击,多恋爱、先恋爱、多表白,用爱意把女性吸引过来,再慢慢证明自己是值得托付终身的。

不过,虽说进化给爱情性别差异打下了底子,但社会变量也掺和了一脚。例如在性别不平等指数高的国家,人们爱情强度、承诺水平等反而更高,这可能是因为爱情和婚姻受传统观念、经济压力的影响更大,人们把爱情当改变命运、获取资源的手段,所以投入更多热情和精力。而在性别相对平等的国家,人们思想会更开放,生活压力偏小,爱情也更轻松自然,不会那么“爱得死去活来”。

由此可见,我们在生活中发现的男女差异性除了小部分的偶然性,必然性还是占了相当一部分的,理解这些差异,或可以帮助你在爱情中多一分清醒~

参考文献:

Bode A, Luoto S, Kavanagh PS. Sex differences in romantic love: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Biol Sex Differ. 2025;16(1):16. Published 2025 Feb 24. doi:10.1186/s13293-025-00698-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