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叶绿素合成调控新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鉴定了一个在植物中高度保守、参与体内叶绿素稳态的叶绿体蛋白,解析了其在光暗转换条件下调控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
SOX2介导HCMV感染并调控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癌症领域的多项突破性研究使各种类型的癌症患者受益匪浅,但脑胶质瘤的预后仍然较差,治疗方案也相对有限。这种困境的原因之一是该疾病的病因不明。
研究揭示调控大豆花期和产量的新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团队联合广州大学,揭示了大豆GmEID1蛋白作为连接光信号和生物钟夜间复合物的桥梁,参与调控大豆开花抑制因子
Dev Cell:张宏团队揭示蛋白质能以“表面活性剂”方式调控基因转录
该研究表明转录因子凝聚体的界面张力与其转录活性密切相关,细胞中的天然蛋白质可能以表面活性剂方式调控转录因子凝聚体的界面张力及转录活性,进而调控相关通路的活性。
Nature子刊:高冠军团队发现激酶调控精子发生机制,为治疗男性不育及男性避孕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该研究发现了TSSK介导的磷酸化在精子发生中发挥着广谱的调节作用,这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磷酸化修饰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而且为开发新的治疗男性不育方案和男性避孕药物的靶点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Science:减少蛋白Hsp47可以防止哺乳动物在长时间静止不动时形成血凝块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丹麦、德国、挪威和瑞典的研究人员发现减少一种关键蛋白可以防止三种哺乳动物---熊、人类和猪---在连续几天、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静止不动时形成血凝块。
JAMA Netw Open:适当延长10分钟家庭用餐时间就能让孩子们多吃水果和蔬菜
来自德国马普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家庭花更多的时间吃饭的话,孩子们就会吃更多的水果和蔬菜。
Nature Aging:揭示调控灵长类器官衰老的表观转录组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三种重要的灵长类器官/组织在生理性衰老过程中的动态m6A修饰变化及其与基因表达稳态的关系,并阐释了METTL3–m6A–NPNT通路维持人类骨骼肌稳态的作用和机制。
大白菜叶大小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 ssp. Pekinensis)起源于我国,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蔬菜作物,在保障我国蔬菜稳定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Nature:调控基因表达的“交通灯”,将为癌症治疗提供新靶点
H3K4me3存在时,RNA聚合酶II可以顺利沿着DNA移动,并将其转录为RNA,但如果缺少H3K4me3,虽然并不影响RNA聚合酶II的启动,但是会使得RNA聚合酶II卡在DNA的特定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