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首次创建工程化外泌体实现类性别关键基因精准调控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邵长伟研究员团队通过创建工程化外泌体靶向递送功能分子(miRNA)至鱼体性腺,实现了对性别关键基因的精准调控。
2023-10-30
研究揭示前额叶-海马环路通过theta振荡支持时间序列信息的在线加工
研究首次揭示了人脑前额叶-海马环路通过theta振荡支持时间序列信息的在线加工,证实了前额叶-海马环路在时间认知中发挥关键作用。这在传统的海马和空间认知研究之外,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工作得到科学技
2023-10-19
“类器官之父”Hans Clevers团队Science发文,揭示类器官+CRISPR双炸组合破解肠道内分泌细胞的调控密码
肠道内分泌细胞(enteroendocrine cells, EECs)是存在于胃、小肠和结肠上皮中的激素分泌细胞,与其他上皮细胞谱系一样,来源于区域特定的Lgr5+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2023-11-03
研究揭示细胞分裂素信号介导的水稻穗型调控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发现了水稻细胞分裂素受体调控水稻穗型的分子机制,提出了细胞分裂素受体介导的正反馈调控模型,为水稻穗型改良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2023-10-17
Nature子刊:孙宇团队发现衰老细胞代谢调控关键机制,揭示其对肿瘤等增龄相关慢病的深刻影响
研究团队随后选择在治疗开始后的第7天从体内解剖肿瘤,而这是耐药性克隆出现之前的一个重要时间点。与安慰剂组相比,MIT本身导致癌细胞显著的DNA损伤和凋亡。
2023-11-02
研究揭示AMPK调控GABA能神经元抗焦虑新机制
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能量代谢感受器,且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
2023-10-13
重磅综述:氧化还原在营养学与表观基因组信号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人类的一生中,从受孕到死亡,人们身体所有组织和细胞类型的表观基因组都会整合来自环境的信号,这包括从饮食以及对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摄取中获得的信号。
2023-10-24
微纳马达用于神经调控研究取得新进展
合成微/纳马达是一种微型化装置,可以通过转换外部能量或化学燃料转化为自主运动,用于靶向给药、体内成像和微创手术等。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彭飞副教授团队提出,还可以将微纳米马达作为一种与神经系统通信
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