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啻微芒,合成未来!第十二届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圆满举办
2023年4月15日,暮春四月,生机盎然。暌违一年后,第十二届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重回线下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血管外科技术与工程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
HOTAIR:乳腺癌潜在的转移、耐药和预后调节因子
HOX转录反义基因间RNA(HOTAIR)是一类新的致癌长非编码RNA(LncRNA),属于基因间LncRNA亚类,密切调控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相关基因。
Journal of Cell Biology:揭示细胞后端皮层微丝网络建成的分子机制
该论文描绘了运动细胞后端皮层微丝网络组装的信号通路,并揭示了Arp2/3介导的分枝状微丝在细胞中的新功能。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者们揭示了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自然杀伤细胞数量的新机制
尽管癌症在外科手术或其他疗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在大多数国家,胃癌(GC)的总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肿瘤和免疫细胞在局部微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被认为参与了GC的生长、转移和侵袭。
郑州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FYN/TOPK/HSPB1轴促进癌症的增殖和转移
胃癌(G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各种癌症中发病率居第六位,死亡率居第三位。随着肿瘤生物学的快速发展,GC发展的分子机制已经阐明,靶向治疗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AACR2023:靶向CD70的异体CAR-T细胞有望治疗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由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领导的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靶向CD70的异体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疗法ALLO-316在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
重塑抗氧化和抗炎损伤微环境促进脊髓再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戴建武、陈艳艳再生医学团队设计了一种与“花粉”IRF-5SiRNA结合“纳米花”Mn3O4的集成纳米酶,为在脊髓损伤后抗氧化和抗炎的组合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Nature:高福/武桂珍/刘军团队在华南海鲜市场环境样本中发现新冠病毒
作者总结说,尽管这些发现支持了新冠病毒在新冠疫情早期曾在华南海鲜市场传播的说法,但无法证明在这种情况下病毒可能从动物传染到人类身上。目前还无法排除病毒通过被感染的人类或冷链产品进入市场的可能性。
西湖大学吕久安团队开发出高性能人工肌肉微纤维制备新技术
受到自然界中蜘蛛液晶纺丝原理的启发,西湖大学智能高分子材料团队创造出一种连续、高速纺丝制备LCE纤维的新方法,制造速度可达8400m/h(已报道的最高制造速度为~5000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