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利用纳米孔测序研究人体组织样本等位基因效应对转录组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组织和个体之间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差异很大,大部分的常见复杂性状相关的基因组通过假定表达和剪接机制来发挥作用,如10%的致病突变都具有已知的剪接效应,RNA测序则能够很好的分析等位基因特异性并解读遗传变异。迄今为止的大多数RNA测序研究都使用短读长RNA测序技术;由于短读长容易出现多重定位的情况,因此很难确定异构体的来源,同时会给定量带来干扰

2020-11-19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复制转录复合体的低温电镜结构

2020年11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SARS-CoV-2 mRNA的转录需要由复制转录复合体(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complex, RTC)促进的一系列反应。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SARS-CoV-2 RTC向cap结构合成过渡时的结构快照。他们解析出由

2020-11-17

研究开发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模型

  单细胞转录组作为单个细胞的特征,可更加精确地定义细胞的类型。常规的基于单细胞转录组的分类方法首先是进行无监督的聚类,然后根据每个集群(Cluster)特异表达的细胞标记基因来对集群进行标注。虽然基于无监督的分类方法更容易发现新细胞类型,但是人工标注的过程费时费力。目前已有的基于监督学习的自动分类方法,大部分无法兼顾到方法的可解释性以及

2020-11-12

快速化微生成和高密度颗粒阵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体外诊断是疾病早期筛查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方法,随着医学和检测手段不断发展,体外诊断的精准性、灵敏性不断提高,但仍有众多痕量核酸和蛋白对高灵敏检测方法提出严苛要求,例如重大精神疾病诊断、肿瘤早筛、病原筛查、伴随诊断等。近年来以数字PCR(dPCR)和数字ELISA(dELISA)为代表的单分子计数带来了数字化分子诊断的革命,实现了单分子绝

2020-10-20

SERS生化传感器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研究员陈大鹏课题组与中北大学教授熊继军课题组合作,在表面增强拉曼(SERS)生化检测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陈大鹏课题组提出一种开放式SERS液滴传感器,解决了传统基底型SERS器件所需的复杂制备工艺问题,利用烛灰纳米链结构的多孔易断性,以滚动方式在基底形成具有丰富三维“热点”的SERS活性液滴,从而增强液滴

2020-10-05

Science子刊:转录因子STAT5持续激活可提高CAR-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2020年11月6日讯/生物谷BIOON/---使用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的过继性细胞疗法显示出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力,但T细胞衰竭可能损害它们的疗效。多功能性CD4+ T细胞的存在通常与良好的抗肿瘤免疫力有关。科学家们之前发现IL-7处理可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的多功能性CD4+ T细胞激活。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奥古斯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

2020-11-06

细胞利用脂抵御病毒和细菌感染机制

2020年10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的免疫防御机制。这种机制是由能够吸引和清除入侵病原体的细胞器---脂滴(lipid droplet)---协调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0月16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ammalian lipid droplets are

2020-10-20

多篇文章聚焦科学家们在转录因子研究上取得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科学家们近年来在转录因子领域研究上取得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Maria Schumacher, Duke University【1】Nature解读!细胞中转录因子与错配DNA强烈结合的分子机制!doi:10.1038/s41586-020-2843-2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DNA Mismatches Re

2020-10-29

细胞中转录因子与错配DNA强烈结合的分子机制!

2020年10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DNA Mismatches Reveal Conformational Penalties in Protein-DNA Recognitio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转录因子可能会无意中锁定DNA中所发生的错误。转录因子蛋白

2020-10-26

研究发现蛋白异常“相分离”导致人类发育性疾病新机制

 9月3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朱继东课题组与研究员刘聪课题组合作,在Cell上发表题为Phase separation of disease-associated SHP2 mutants underlies MAPK hyper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非受体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人类发育性

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