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在帕金森疾病研究领域取得的重磅级成果!

帕金森氏病(PD)是人类第二大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影响着全球超过1000万人的健康,该病主要是由黑质致密部大脑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引起的,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僵硬,震颤和运动迟缓的运动症状。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帕金森疾病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近期相关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Cell Rep:揭示DNA碱基

2021-09-27

重要研究成果聚焦科学家们在衰老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如何预防减缓衰老是科学家们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近年来他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金进行人类衰老研究,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衰老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1】Science子刊:新研究表明表达NANOG可逆转骨骼肌衰老doi:10.1126/sciadv.abe5671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

2021-09-27

科研人员发现调控内皮向间充转化的新机制

内皮向间充质细胞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EndMT)是重要的生物学过程1。在该过程中,内皮细胞失去内皮细胞的特征,逐渐变成间充质和成纤维细胞。EndMT异常会引起心脏瓣膜病、川崎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当前研究认为免疫、TGF-β和BMP 等细胞内信号通路可以调控EndMT过程,但其转录

2021-09-20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颁发给温度和触觉感受器领域两名科学家

10月4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出生于黎巴嫩的研究员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这些知识用于开发一系列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慢性疼痛。奖金额度达1000 万瑞典克朗(约合115万美元)

2021-10-04

Nature子刊:解决微生物耐药的一大突破:哈佛开发出双技术加持的广抗感染疫苗

伴随耐药微生物感染的数量不断增加,致病菌的流行病爆发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生物威胁,使得传染病临床干预措施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有效的疫苗可以作为一道屏障预防许多细菌感染及其导致的包括脓毒症等严重后果。然而,对于导致脓毒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常见细菌病原体,目前仍没有可用的疫苗。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近期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WyssInstitute for Bi

2021-09-23

多篇研究共同聚焦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类器官(Organoid)是科学家们应用体外三维培养技术建立的结构和功能上类似于机体器官的小型组织,其具有组织自我更新及可长期培养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模拟体内器官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能够成为精准医疗、器官移植等研究领域的理想体外载体。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1】Cell Stem Cell:利用人诱导

2021-09-26

近年来科学家在儿童白血病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在儿童白血病的治疗上都面临着诸多挑战,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在儿童白血病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1】Blood Adv:揭开儿童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潜在致命性弱点 有望帮助新型靶向性疗法doi:10.1182/bloodadvances

2021-09-26

重要研究成果聚焦科学家们在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肠道菌群是一类生活在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的总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本文中,小编对近期科学家们在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整理,与大家一起学习!【1】Cell Host & Microbe:肠道菌群或是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有效“指示器”doi:10.1016/j.chom.2021.08.013

2021-09-27

构建工程化巨噬细胞用于乳腺癌骨转移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

肿瘤转移是其致死的首要因素,其中骨转移尤甚。乳腺癌的骨转移发病率高达65~80%,继而引起顽固性骨痛、脊神经压迫、高钙血症、骨折及骨溶蚀等致命性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有效防治乳腺癌及其远端骨转移是临床之急需。中山大学药学院赵春顺教授课题组长期专注于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研究,近日在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2021-09-26

强直性脊柱炎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是我国常见的骨免疫相关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治手段。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将逐渐出现脊柱、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能力。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沈慧勇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TNF-α-mediated m6A modification of ELMO1 triggers direc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