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ommun Biol:科学家开发出世界首个用于提前进行人类癌症诊断的微小硬度探针

本研究中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无需标记、具备亚细胞分辨率且兼容内窥镜技术的手段,有望揭示组织内部与其结构生物学相关的材料特性,为基于单细胞层面的体内可塑性诊断开辟新的途径。

2024-04-22

NSR:中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出有望有效诊断人类肝癌的新型无创检测技术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金属有机框架分离技术或能推动液体活检领域的发展,且具有诊断人类肝癌的巨大潜力。

2024-04-13

《自然·生物技术》:9分钟区分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AI工具诞生了!

结果显示,iSTAR不仅准确性更高,而且速度更快。使用乳腺癌数据集进行分析时,XFuse需要1969分钟,而iSTAR仅需9分钟,比XFuse快了213倍。

2024-02-12

Nat Microbiol | 微生物世界的新视角:microbeMASST质谱工具揭示微生物代谢网络

microbeMASST相比其他质谱搜索工具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其独特的数据库架构和搜索算法。

2024-02-11

AD:健康人的血浆p-tau217水平和Aβ-PET结果不能作为未来认知功能预测工具

该研究构建了多种生物标志物模型后发现,淀粉样蛋白PET与p-tau217还不能用来预测认知功能正常个体未来的认知变化情况。

2024-02-12

北大人民医院等团队发现,循环微生物组DNA可以作为肺癌早期诊断和复发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cmDNA的全新肺癌筛查方法,能够非侵入性地、在疾病早期阶段以高敏感性对肺癌进行诊断。

2024-05-02

人工智能工具iStar助力癌症精准病理学发展

一种新的人工智能工具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解释医学图像,帮助临床医生节约时间和精力,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疾病诊断和图像解释等关键方面。

2024-01-08

JAMA子刊:补充维生素 D2可延长新诊断的1 型糖尿病儿童患者的蜜月期

研究人员发现,服用维生素 D2 补充剂的志愿者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有所提高,与安慰剂相比,他们观察到 PI:C比率(胰岛素原与C肽的比率)有所下降。

2024-03-25

《自然·医学》:阿尔茨海默病诊断重大突破!可靠的血检终于来啦!

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全球的患者人数高达数千万。

2024-03-05

清华大学刘俊杰为基因编辑做减法,无需蛋白质的基于RNA核酶的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

该研究阐明了HYER的DNA靶向切割机制,其与众所周知的RNA引导的CRISPR-Cas核酸酶相似,使用可重编程的单链RNA进行DNA识别,并通过水解来切割DNA。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