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可以自愈的水凝胶
本期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了能增强一种水凝胶(一种弹性聚合物生物化学材料)的自愈反应的一个纳米纤维“愈合层”(healing layer)。通过对名为“Gel-1”的这种水凝胶在有和没有该“愈合层”两种情况下的恢复能力进行比较,本文作者提出,该“愈合层”的存在能实质性地减少愈合时间。
Science:果蝇视觉系统研究获新发现
在以往对于视觉系统的研究中,物体的颜色和运动状态被认为是通过不同的神经通路来传播的,但是这些来自不同通路信息是如何整合在一起,使大脑接收到完整信息至今还是个谜。比如在果蝇中,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只有一种吸收光谱的感光细胞R1-R6是专门感受物体运动的,而R7和R8,有多种吸收光谱,能够感受物体的颜色。 在本文中,研究者发现,R7和R8也能够感受物体的运动。
药企栽“水”坑 云南白药召回华润三九撇清
近日,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2012年第2期药品质量公告,云南白药、修正药业、万荣三九的产品赫然在列。通观此次发布的整个劣药榜,水分不合格和装量差异是最常见的入榜原因。虽然不及胶囊铬超标触目惊心,但仍然足以令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质量产生怀疑。 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胶囊密封包装完好,不大可能出现流通环节导致水分不合格的情况,具体原因还需实地调研才能下结论。
STE:邵克强等揭示蓝藻水华厌氧分解对湖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细菌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蓝藻水华在高温、厌氧条件下,死亡分解常会引发“湖泛”,对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湖泊的水质安全。因此,认识蓝藻水华降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对于了解揭示浅水湖泊营养盐的微生物循环机理、蓝藻水华暴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Science:科学家利用超高分辨率技术揭示酵母水通道蛋白的跨膜过程
2013年6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瑞典和美国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成功捕获了酵母水通道蛋白运输水分子过膜的过程(抑制质子通过细胞膜),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研究者在文章中描述了其如何使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来揭示酵母水通道蛋白的整个运输过程。
Res:科学家发明能将水变成氢能源的“人造树叶”
这种自给的廉价人造树叶可为偏僻地方和发展中国家提供电力。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近日研发出了第一款实用的人工树叶,可在光照下将水变成氢能源和氧气。该树叶模拟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绿色植物,把水和阳光转化成能量,这一科研成果对生产可持续能源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化学研究述评》(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杂志上。
快速眼睛运动与视觉感知
当我们看一个视觉场景时,我们会做快速眼睛运动 (被称为“扫视”),它们将该场景的不同部分带给“中央凹”(视网膜最敏锐的区域)。这些眼睛运动造成视网膜的图像发生实质性偏移,但我们对视觉世界的感觉却是稳定的和连续的。
水凝胶纳米颗粒可在软骨组织处靶向释放药物
2013年10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法国的研究人员最近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治疗软骨组织受损。研究人员通过利用纳米尺寸的水溶胶包载药物来定向治疗受损组织。长久以来软骨组织受损很难在短时间内痊愈,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处没有血管,软骨生长所需生长因子无法及时进入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