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凝胶纳米颗粒可在软骨组织处靶向释放药物

2013年10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法国的研究人员最近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治疗软骨组织受损。研究人员通过利用纳米尺寸的水溶胶包载药物来定向治疗受损组织。长久以来软骨组织受损很难在短时间内痊愈,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处没有血管,软骨生长所需生长因子无法及时进入该区域。

2013-10-21

NASA发现迄今最可能存在液态宜居行星

开普勒-22b行星系统和太阳系行星系统对比图 美国宇航局所属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近日在太阳系外新发现一颗位于所谓“宜居带”中的行星,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最可能存在液态水宜居行星。 这颗行星围绕一颗和我们的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公转的系外行星。这颗最新确认的系外行星名为开普勒-22b(Kepler-22b),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4倍。

2015-03-26

比尔盖茨首推 “粪便制”:网友戏称有钱任性!

美国西雅图一家公司研制出一款污水处理装置,可以从人类粪便中提取出可以直接饮用的纯净水,你敢喝吗?美国富豪比尔?盖茨真的喝了一杯,还称赞“味道不错”!粪便化水,比尔盖茨身先士卒比尔盖茨创立的比尔及梅林达

2015-03-26

白领视觉疲劳不可忽视 注意保养

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电脑、电视机、游戏机等视屏显示终端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部分。尤其是每天使用电脑的上班族,已经成为视觉疲劳的主要人群。长期注视电脑荧光屏,注视点频繁移动,画面闪烁以及长时间保持一种操作姿势,是导致上班族们视觉疲劳的主要原因。面对荧光屏近距离工作持久,眼及眼眶周围疼痛、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流泪等,严重者还会头痛、恶心、眩晕等,上班族们饱受困扰。

2015-02-15

PNAS:电刺激或有助恢复盲人视觉

一项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可能距离恢复盲人视觉的修复装置更近了一步。该研究发现当猴子的大脑的一部分区域受到电刺激的时候猴子能看到东西。 Peter Schiller及其同事向两只恒河猴的主视觉皮层植入了微电极。通过这些微电极,这组科研人员对正在进行两个任务的这些猴子的大脑进行了电刺激。对于第一个任务,这些猴子被促使着把他们的眼睛转向更明亮和更大的两个目标,其中一个被周期性的电刺激取代。

2012-11-18

:揭秘微扫视触发的漩涡视觉错觉

一项新研究揭开了“旋转蛇”(Rotating Snakes)视觉错觉如何欺骗大脑的奥秘。 Credit: Akiyoshi Kitaoka 早前有研究表明,这种漩涡运动错觉是由眼睛慢慢飘离中央目标物所引发的。但凤凰城巴罗神经学研究所( 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in Phoenix)的视觉神经科学家通过跟踪8位志愿者的眼球运动,得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解释。

2012-11-18

Science:跳蛛利用绿光形成独特视觉系统

跳蛛是一类主要以苍蝇为食的蜘蛛。它的捕食方式十分独特,首先逐步靠近,当到达合适的位置时,再一跃跳过去捕获猎物。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最新发现,跳蛛这种“稳、准、狠”的捕食功夫要归功于它们拥有的一套独特的视觉系统。 大多数生物或是通过调节眼睛中晶状体的焦距视物(例如人类的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或是靠移动头部制造一种“运动视差”来评估与某个物体的距离。

2012-02-10

Neuron:科学家描绘视觉边界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三维世界。它是一个模仿外界的风景,在那里我们看到的物体以神经电路和电脉冲的收集存在。 现在,萨克生物研究学院(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的科学家们正在用他们开发的新工具绘制世界,是视觉的神经学基础革命性研究的一个关键步骤。

2012-11-18

Nat Commun:视网膜退化后用视觉假体来恢复视力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移植了视网膜假体的大鼠对光有视觉反应。当该假体被光刺激时,大鼠会在脑部负责视觉处理的区域诱发反应。 近年来,对有可能恢复盲人视力的光电池视觉假体的研究工作加快了步伐;与此同时,虽然它们已被发现能够刺激视网膜组织,但它们是否能恢复视力却没有被评估过。

2013-07-13

Nature Med:飞蓟宾抗击脑肿瘤

库欣病(Cushing Disease)是由大脑中脑垂体肿瘤引起的。肿瘤过多分泌应激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随后肾上腺释放皮质醇,导致体重迅速增加,血压升高和肌肉无力。库欣病患者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感染和认知功能障碍,甚至抑郁症。在80至85%的库欣病患者中,肿瘤可以通过脑外科手术去除。 对于不能手术的情况,目前只有唯一一个有针对性的治疗,但

201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