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当人工智能点亮心脏迷宫——改写持续性房颤治疗史的开端
这项覆盖欧美26个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揭示:AI如同配备量子计算机的"心脏电工",能精准定位传统手段看不见的异常电路,让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后1年无复发生存率从70%飞跃至88%。
2025-02-17
研究提出药物缓控释放“3D通道迷宫”新机制
与传统缓释给药系统的扩散机制不同,“3D通道迷宫”模型强调药片内部孔隙网络的门控作用。“3D通道迷宫”机制为剖析茶碱微丸缓释片的缓控释放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2024-12-28
罗莉霞团队发表提升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原创性论著
高度近视眼植入CTR不会引起屈光漂移,无需额外调整目标屈光度设计,并显著提升AL≥30mm患者在新一代IOL屈光力计算公式中的预测准确性。
2025-04-23
Cell:突破人类视觉极限,我国学者开发红外隐形眼镜,闭眼也能“看见”红外世界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合适光学性能、亲水性、柔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可穿戴近红外(NIR)上转换隐形眼镜(UCL),通过佩戴该隐形眼镜,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
2025-05-25
AD:科学家发现,水通道蛋白4是调节大脑冲洗Aβ沉积的关键蛋白!
本研究首次在相同的APPPS1小鼠中直接比较AQP4促进和抑制作用的研究,表明AQP4介导的ISF引流是脑内清除Aβ沉积的关键因素。
2025-05-20
Nature: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揭示肝脏疾病中的蛋白质毒性新机制
本文研究通过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技术为AATD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相关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蛋白质毒性的分子基础,还为未来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2025-04-20
Cell子刊:樊春海院士团队等利用DNA水凝胶,决定雌性生殖干细胞命运
该研究首次将 DNA 水凝胶作为 3D 培养体系应用于雌性生殖干细胞(FGSC)的培养,该材料具有独特的可编程刚度特性,且与其他材料参数(例如化学组成、应力松弛率)存在解耦关系。
2025-07-22
华人学者发表Nature封面论文:AI从头设计水凝胶,在水中也能保持超强粘性
这项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已不再只是被试探性地视为材料科学的一种工具——它已被用于改进和辅助材料的设计与生成,正在积极改变科学家们开展研究的方式。
2025-08-08
Mil Med Res:干细胞"补丁"成功修复大鼠视网膜,视觉功能显著改善,为失明治疗带来新曙光
本研究利用人干细胞来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与视网膜类器官共移植物治疗激光损伤大鼠视网膜,发现其可促进视网膜结构重建,改善视觉功能,为治疗视网膜损伤及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方法。
202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