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干细胞探秘:让视网膜“重生”

山中伸弥拿到了诺贝尔医学奖,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干细胞研究者也同时吐气扬眉了一把。这种神奇的细胞被科学家们称之为“上帝细胞”,如同上帝粒子一样,它能分化、成长为人体的任何器官,眼、耳、鼻、喉、大脑、肾脏、神经……当然也包括视网膜。

2013-04-27

JAMA:口服氟喹诺酮类或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

4月4日,国际著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似乎会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氟喹诺酮类药物已被证实与多种眼毒性有关,包括角膜穿孔、视神经病和视网膜出血。不列颠哥伦比亚儿童与家庭研究所的Mahyar Etminan博士指出:“由于这类药物还被警告可能引起肌腱断裂,因此人们更加担心其对眼结缔组织的影响。

2012-11-18

JBC:神经元代谢以及变性疾病中TDP-43及FUS的作用

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和额颞叶痴呆病人的病理组织中,RNA结合蛋白TDP-43及FUS在细胞质中形成了不正常的凝集,但是其作用机理还不明确。近日,印度米兰比可卡大学的Antonia Ratti等人研究发现,TDP-43和FUS能够识别不同的转录产物,而且差异性的调节它们的命运。相关研究发表在3月16日的美国《生化周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2012-11-18

JCI: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治疗黄斑变性的新疗法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治疗黄斑变性的新型疗法。 (Credit: Chavala lab) 2013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治疗黄斑变性的新型疗法,研究者使用小鼠为研究对象发现,一种名为MDM2抑制剂的药物可以有效还原因黄斑变性导致的血管异常...

2013-09-14

Nat Genet:科学家使用基因图谱技术揭示引发老年人黄斑变性的基因

2013年9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两个可以相互作用的基因,当两个基因缺失时就会大幅增加个体患黄斑变性的风险,黄斑变性是一种引发老年个体视觉障碍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

2013-09-16

Mutagenesis:miRNA可区分马兜铃酸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是在从马兜铃物种的草药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疖病、痤疮等病症,多与抗生素等配合使用以加速痊愈。

2014-08-28

视网膜的方向感

哺乳动物视网膜的运动检测过去一直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 星爆无长突细胞”(SACs)的树突的内在生物物理。

2014-05-18

英国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移植视网膜细胞

2013年7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科学家成功将通过胚胎干细胞技术获得的感光细胞移植成功。尽管近年来胚胎干细胞技术取得长足发展,但应用于临床的进度仍然缓慢。这次实验的成功标志着胚胎干细胞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13-07-24

老年性黄斑变性注射剂Eylea在澳洲获批

拜耳公司的Eylea(aflibercept)注射剂获得澳大利亚食品药品管理局(TGA)的批准,用于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wet AMD。 Eylea又叫做VEGF Trap-Eye,是一种重组融合蛋白,由人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FG)受体1和2的胞外区与人体免疫球蛋白G1的可结晶片段融合而成,一种折射用的等渗性溶液。而且Eylea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

2012-03-12

TGA批准老年性黄斑变性注射剂Eylea上市

拜耳公司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wetAMD)的药物Eylea(aflibercept)注射剂,获得澳大利亚食品药品管理局(TGA)的批准。 Eylea又叫做VEGFTrap-Eye,是一种重组融合蛋白,由人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FG)受体1和2的胞外区与人体免疫球蛋白G1的可结晶片段融合而成,一种折射用的等渗性溶液。而且Eylea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

201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