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黄斑变性口服药申报国内临床
上海2013年2月7日电 /美通社/ -- 卡南吉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日前公司向上海药监局提交了 CM082抗癌新药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申请,已在1月31日获上海药监局受理,近期上报国家药审中心进行正式审评。
Nat Genet:七鳃鳗的全基因组测序或助力人类神经变性疾病研究
2013年2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刊登在近日的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一篇论文中,来自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者发现了一些和人类神经障碍疾病相关的基因,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疾病以及脊髓损伤等,在这篇研究论文中,研究者也公布了七鳃鳗的全基因组序列。
:生活经历会改变性格
人的性格一生中并非一成不变。许多人事隔几十年再遇到小学同学往往会发现,世事沧桑似乎已使对方变了一个人。德国近日公布的一项抽样调查分析结果从统计学角度证实了这一点。 德国明斯特大学、莱比锡大学和美因茨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2005年至2009年间进行的一项涉及1.5万余名德国人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和退休等重要人生历程对心理学“五大人格特质”的影响,进行了专项研究。
Genome Med:老年黄斑变性(AMD)遗传学基础
老年黄斑变性是全世界范围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在那里绝大部分病人没有已知治疗或治愈的方法。一项新研究确定了表达水平可鉴定AMD患者及其亚型的基因。 据估计,6.5%的40岁以上的美国人都患AMD。有一种可遗传的遗传危险因素,对于吸烟者和暴露于紫外线光的人风险也增加。全基因组研究表明,涉及先天免疫系统和脂肪代谢的基因也与这种疾病有关。
FDA批准首个用于成人遗传性眼病的视网膜植入物Argus Ⅱ
2013年2月1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批准Argus Ⅱ视网膜假体系统作为首个植入式治疗成人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装置。设备由一个小的视频摄像机、发射眼镜、影像处理单元(VPU)和植入型视网膜假体(人工视网膜)组成,取代视网膜退化细胞的功能,并改善患者对图像和运动的感知能力。VPU会将视频摄像机的图像转换成电数据无线传输到人工视网膜上。
Nat Commun:特殊分子支架——神经变性疾病靶向性疗法的新思路
近日,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特殊的分子支架可以促进细胞的关键部分进行相互作用,进而可以治疗痴呆症和运动神经元疾病等,为后期开发治疗神经疾病的靶向药物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PNAS:Ω3不饱和脂肪酸或可抑制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眼部的血管生成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阐明了Ω(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DHA和EPA以及细胞色素P450(CYP)衍生的特殊生物活性产物,可以通过调节患处微环境免疫细胞的募集来影响脉络膜新血管生成以及眼部血管的渗漏。
IOVS:中药迷迭香成分对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2012年11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 草药在亚洲整个历史及早期欧洲文化中被广泛使用。最近几年,草药受到了西方医学的重新关注。目前,科学家们正从许多药材中分离提取活性化合物,并记录它们的抗氧化及抗炎症作用。
Nat Commun:干细胞: 从人类干细胞到感光视网膜
本期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有感光能力的视网膜组织已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被生成。这项工作为研究人视网膜发育和造成失明的疾病提供了一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