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羊特色遗传资源挖掘实现突破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其寒冷、低氧、低压和强紫外线的极端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伴随着人类迁徙与生产活动,一批家养动物也逐渐适应了高原严酷的生存环境,成为藏区居民
2022-11-28
两篇Nature:科学家揭示表观遗传学特征在癌症形成和行为发挥中所扮演的关键作用
来自伦敦癌症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表观遗传学在癌症行为发生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作用。
2022-11-08
Cell Rep:遗传易感性或能为致病菌打开大门来加速人类克罗恩病的发生
来自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单一基因的改变或许会为有害肠道菌群打开大门,从而引发驱动克罗恩病的炎症,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针对免疫系统障碍患者的靶向性疗法。
2022-12-13
Cell子刊:鲍岚团队揭示m6A修饰lncRNA调控神经发育的分子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神经元发育中lncRNA的m6A动态修饰通过稳定RNA结合蛋白调控mRNA翻译的功能。该研究加深了对于非编码RNA上m6A动态修饰功能和机制的理解
2022-11-23
遗传编码膦配体及人工金属蛋白(酶)设计研究中获进展
该工作首次运用遗传密码子扩展(GCE)策略,将非天然的膦配体引入生命体系,进而发展了含非天然膦配体的人工金属蛋白(酶)的构建策略。
2022-12-01
Nature Communications:阐明细菌通过DNA硫化修饰激活SspE以抵御噬菌体侵染的结构与功能机理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吴更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王连荣、陈实教授团队合作,阐明了链霉菌等细菌通过DNA上的磷硫酰化修饰激活细菌中SspE蛋白的核酸酶活性,对侵入细菌
2022-11-22
系统研究无融合生殖杂交水稻的遗传稳定性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基因组编辑及无融合生殖创新团队将无融合生殖杂交水稻材料繁殖至第4代,从植株表型、基因组、甲基化、转录组和亚基因组转录等层面比较了不同世代克隆材料,证实了无融合生殖杂交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