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在CAR-T细胞治疗后的不良事件中所占比例很小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Magdi Elsallab医学博士及其同事们分析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以定量确定接受CAR-T细胞疗法治疗后报告的SPMs。
Science子刊:新研究揭示利用嵌入cGAMP的 PC7A 纳米颗粒激活cDC1可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Gao团队创造了一种新的实验疗法,在 PC7A 纳米颗粒中嵌入了 cGAMP。这种组合最初用cGAMP刺激STING激活,然后将这种强烈的激活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
《自然·医学》:3名晚期肝癌患者肿瘤完全消失!个体化新抗原癌症疫苗联合PD-1抑制剂果然身手不凡
本次公布结果的GNOS-PV02临床I/II期研究,共纳入了36例已接受过仑伐替尼/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
Cell Stem Cell | 北京大学席建忠/叶步青等合作构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源的肿瘤样细胞簇模型
PTC模型作为一种全新、无基质胶、可再现肿瘤微环境的临床前模型,在临床肿瘤精准治疗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等患者的临床药物疗效预测。
NATURE IMMUNOLOGY:IL-23可稳定肿瘤微环境中的效应 Treg 细胞程序
研究人员系统地研究了小鼠和人类TMEs中IL-23的细胞来源和感应器,旨在了解IL-23原癌基因功能的机制,为癌症中靶向 IL-23/IL-23R 轴可能是激发抗肿瘤免疫的假设提供支撑数据。
两篇Nature论文证实癌细胞产生的前列腺素 E2抑制肿瘤中的干样T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效应细胞的新机制
在癌症中,肿瘤常常会损害人体的免疫反应。例如,肿瘤会阻止免疫细胞将癌细胞视为威胁,或使其失去活性。免疫疗法旨在克服这些机制,刺激免疫系统,尤其是T细胞。
Nature头条报道:复旦团队利用蛋白组学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血液检测提前15年预测痴呆症
这项发表于 Nature Aging 的研究可用于开发针对痴呆症的新型血液检测方法,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在症状出现前十多年前甄别痴呆症高风险患者。
Nat Biotechnol:科学家有望利用新型血液检测手段来追踪大脑中的基因表达情况
来自莱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来监测大脑中的基因表达动态,这或许就能促使他们更加容易地研究大脑发育、认知功能和机体的神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等。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者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的Pt-APAP复合物OAP2可以逆转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铂类前药OAP2,利用临床安全的药物APAP作为其配体,使OAP2成为临床翻译的理想候选药物。
Cell:副猪链球菌促进小鼠胃部炎症、萎缩以及肿瘤的发生
该实验确定了血管链球菌是促进胃肿瘤发生的非幽门螺杆菌,并阐明了副猪嗜血杆菌的毒性表面因子TMPC与胃上皮细胞上的ANXA2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