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炎症反应机制

我国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炎症反应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彭珂课题组、肖庚富课题组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刘玮团队合作,通过运用临床病人样本转录组和定量蛋白质组的多维组学方法,研究了新型蜱传布尼亚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他们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炎症反应与疾病

2020-08-16

研究揭示血小板外向内信号传导新机制及低出血风险抗血栓药物研发新靶点

 心梗、脑梗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高居各类疾病之首,是目前导致居民死亡的首要因素。现阶段临床中所使用的抗血栓药物大多会增加患者的异常出血风险(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严重限制了抗血栓药物的使用。针对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开发低出血风险的抗血栓药物是一个研究的难点。血小板是哺乳动物血液中主要的细胞成分之一,在血栓形成和止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αIIb

2020-08-28

减少损伤+加强修复”!百时美Zeposia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MS)具有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Zeposia是一种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调节剂,于今年上半年获美欧批准。

2020-09-02

Blood Adv:利用一种新型人体器官芯片揭示卵巢癌借助血小板的力量发生癌症转移的分子机制

2020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lood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州农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卵巢癌肿瘤、血管和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发现,卵巢癌或会打破血管屏障以便其能与诸如血小板等血细胞进行交流沟通,当这些肿瘤与血小板沟通时,其就会开始发生癌症转移或者扩散到机体其它位点上去。图片

2020-08-17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诱发炎症反应研究取得进展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在东亚地区传播流行的病毒性新发传染疾病,由新型蜱传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引起。该病起病急骤,临床病死率高(12%-50%),目前尚无针对SFTSV的有效疫苗,亟需深入解析SFTSV感染的致病机理,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提供新思路。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中心彭珂课题组、肖庚富课题组

2020-07-21

全球首个FDA批准用于治疗CLD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口服TPO-RA类药物苏可欣®中国上市

 2020年7月4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今日宣布,其首个引进的小分子创新药苏可欣®(通用名: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简称“阿伐曲泊帕”)在中国上市.

2020-07-04

血小板药物!第一三共普拉格雷治疗血栓性卒中患者III期临床疗效优于氯吡格雷!

普拉格雷与氯吡格雷相比,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

2020-07-22

阿斯利康Brilinta+阿司匹林:首个降低高危患者卒中+死亡风险的双效抗血小板疗法!

与阿司匹林相比,Brilinta+阿司匹林将卒中+死亡风险降低17%。

2020-07-16

FDA已接受阿斯利康抗血小板疗法替格瑞洛的补充新药申请

阿斯利康(AstraZeneca)今天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接受其抗血小板疗法替格瑞洛(ticagrelor,英文商品名Brilinta)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并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与阿司匹林联用,用于减少发生急性缺血性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后续中风。预计这一申请将在今年第四季度获得回复。新闻稿指出,如果获得批准,替格

2020-07-11

嗜睡新药!美国FDA批准独特阳离子羟丁酸疗法Xywav(羟丁酸钙镁钾钠),减少92%钠摄入!

Xywav专为提供低钠羟丁酸疗法而开发,将成为新护理标准。

20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