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炎症反应机制

  1. 炎症

来源:新华社 2020-08-16 16:39

我国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炎症反应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彭珂课题组、肖庚富课题组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刘玮团队合作,通过运用临床病人样本转录组和定量蛋白质组的多维组学方法,研究了新型蜱传布尼亚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他们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炎症反应与疾病



我国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炎症反应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彭珂课题组、肖庚富课题组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刘玮团队合作,通过运用临床病人样本转录组和定量蛋白质组的多维组学方法,研究了新型蜱传布尼亚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他们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炎症反应与疾病进程和致死结局高度相关,而新型蜱传布尼亚病毒感染诱发的线粒体损伤可能与炎症反应的发生有关。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揭示,新型蜱传布尼亚病毒感染诱发线粒体DNA的氧化,激活BAK/BAX促使氧化形式的线粒体DNA向胞质内释放,胞质内氧化形式的线粒体DNA结合并激活NLRP3炎症小体,从而导致疾病相关的炎症反应。
据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在我国首次发现并在东亚地区传播流行的病毒性新发传染疾病。该病由新型蜱传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临床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疫苗。
该研究相关成果近日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通讯》。(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