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溯源古代禽类DNA,还原马立克氏病的毒性增强演变
该研究的首席考古学家、埃克塞特大学的Naomi Sykes教授表示:“这项研究强调了考古和博物馆收藏并保存生物材料的深远意义,现在的我们往往无法预见它们的研究如何在未来发挥具有变革性的应用。”
Science:利用古老的DNA揭示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毒力如何增强
作为一种全球性病原体,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对未接种疫苗的鸡造成致命感染,每年给家禽业造成的损失超过 10 亿美元。
入选年度最佳Cell论文,蔡立慧团队在单细胞层面解析阿尔茨海默病的复杂性
该封面以瓷砖的形式展示了大脑中脑细胞和基因组的组织系统结构,随着疾病的发展,基因组组织随着神经元退化和小胶质细胞激活而被侵蚀和打乱,反映了阿尔茨海默病对大脑细胞和分子景观的破坏性影响。
苏士成实验室发表Cell,发现并证实脉络丛肥大细胞驱动脑转移并发症
尽管BMS-262084存在潜在局限性,但这些研究结果证明了可以通过药物阻断类胰蛋白酶酶活性来逆转脉络丛上皮纤维的损伤和交通性TAH的进展。
许小丁/苏士成等开发线粒体靶向的RNAi纳米平台,实现有效癌症治疗
由于mtDNA编码蛋白在调控线粒体代谢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开发的线粒体靶向的RNAi纳米平台在治疗包括癌症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
Cell子刊:沈少明/陈国强/苏冰合作揭示mTORC1感应氨基酸的普适性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沈少明研究员、陈国强院士和苏冰教授课题组合作,在 Cell 子刊 Cell Metabolism 发表了题为:The tRNA-GCN2-FBXO22 axis-mediated m
蔡立慧团队研究进展!4篇Cell开创性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基因与分子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于1906年被发现,一百年以来,如何治疗该疾病一直困扰着科学界。尽管几十年来的研究已经确定了这种疾病的特征——例如神经元之间存在淀粉样蛋白斑块,以及神经元内部另一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对中国≥50岁成人具有100%保护效力
在全球范围内,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4,5,病毒多隐匿于神经系统中。随着年龄增长,病毒可能会被再激活,并引发带状疱疹8,9。
STTT | 中山大学符立梧/王芳发现结直肠癌免疫逃避的新机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一部分结直肠癌(CRC)患者中诱导了持久的临床反应。然而,令人不满意的应答率和缺乏合适的生物标志物来选择合适的患者接受ICIs治疗,对目前的免疫疗法构成了重大挑战。炎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