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徐华强/蒋轶/佳团队合作新发Nature子刊:内皮素受体多肽识别选择性的分子机制获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团队、临港实验室研究员蒋轶、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段佳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truc

2023-03-13

《自然》:免疫治疗的黄金时间找到了!科学家发现,DC和T细胞也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上午开展免疫治疗效果更好

研究人员发现DCs和CD8+T细胞均具有昼夜节律性的抗肿瘤功能,并且DCs依赖于共刺激分子CD80的昼夜节律表达,支配着CD8+T细胞的节律性行为。

2023-01-13

Redox Biology: 抑制铁死亡促进实验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神经细胞存活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死亡是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和其他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丧失的视神经疾病的标志。然而,挽救RGC丢失的治疗策略仍然具有挑战性,RGC丢失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2022-12-27

Science子刊:在成年小鼠视网膜中将视网膜米勒胶质细胞重编程为类似于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神经元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非神经元细胞经过诱导后可以模拟小鼠眼睛中的特定神经节细胞。该进展有望有朝一日能为科学家们创造出一条治疗包括青光眼、黄斑变性和帕金森病在内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途径。

2022-12-26

南海所首次完成斑对虾单细胞基因图谱构建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李运东博士等人成功完成斑节对虾单细胞测序,构建了首个斑节对虾单细胞基因图谱,为对虾抗逆机制的遗传解析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

2022-05-14

切除术更能改善小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

作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是无数个人和家庭心头的阴影。近二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1],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显得意义深远。

2022-05-12

研究揭示灵长类神经隆起进化保守性与非保守性的发育特征及调控网络

该研究为大脑神经节隆起发育调节及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线索和数据资源。

2022-04-27

国际医师,向全体医务工作者致敬!

国际医师节快乐!

2022-03-30

Cell Reports小鼠胚胎早期内耳神经单细胞转录组及其发育轨迹特征分析研究获进展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landscapes of the otic neuronal lineage at multiple early embryonic ag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

2022-03-28

聚力支持卵巢癌患者克服五年生存挑战,妇女当日启动“5的奇迹”公益项目

卵巢癌治疗较为复杂,是一场长期攻坚战,需在提高规范化诊疗意识的同时建立全病程管理认知,才能有效提升患者获益。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