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控制致病菌的毒力 使其和肠道微生物互相竞争
致病菌吸附到肠道壁上的两种视图 (Credit: U-M - Nunez laboratory) 从发展中国家的小村庄到美国的郊外,每年致死性的大肠杆菌都会使得数百万人患病,甚至使得许多儿童致死。如今来自密歇根大学健康中心的研究者研究指出,在受害者体内痢疾正在肆虐着机体肠道,为此,研究者同时给出了如何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
Nat.Genet:我国成功克隆PKD致病基因
近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应用先进的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8个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简称为PKD)家系中发现PRRT2基因上存在3种截短突变,并成功克隆了家族性PKD的第一个致病基因PRRT2,这对揭示疾病分子发病机制以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J Virol:周保罗等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疫苗合作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知名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 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周保罗研究组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疫苗的最新成果,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能诱导出针对所有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类和亚亚类广谱中和抗体反应的免疫原。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因其快速演化、基因多样性、宿主广泛、易在鸟类中传播以及潜在的人-人传播隐患而极大地威胁着人类健康。
SFDA曝光22种假保健食品 含化学成分可致病
SFDA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帝泽牌健怡胶囊”等22种假冒保健食品,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这些产品。 据了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近期通过保健食品专项监督检查和抽验,在“帝泽牌健怡胶囊”“悦通牌升泰胶囊”“思路雅牌靓丽胶囊”“豫冠牌迪眠乐蛇力康胶囊”“豫冠牌金眠乐蛇力康胶囊”“海瑞特牌蛇力康胶囊”“芷王牌怡神胶囊”“金鑫玉牌铬桑胶囊”“301牌普尔胶囊”“川奇牌安睡
我国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低成本致病基因检测技术
通过艰苦技术攻关,中关村华康基因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不久前成功研发出高准确性、低成本、高效率的新一代致病基因检测技术,并成功在临床上对多种遗传性疾病的检测和预防进行了应用。 专家指出,这一技术的突破和初步临床应用为基因检测技术的大规模、多病种临床推广创造了可能。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
中国科学家找到新型致病基因突变,为膀胱癌诊断治疗提供新可能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简称市二院)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通过对99个膀胱癌患者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及全外显子测序研究,发现了与姐妹染色单体结合及分离(sister chromatid cohesion and segregation, SCCS)相关的基因突变,为膀胱癌诊断、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Hum Mol Genet:研究揭示圆锥角膜病背后的致病基因
现在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已经确定退化性眼部疾病患者中的一种基因变化。Ageing and Chronic Disease研究所研究人员Colin Willoughby教授研究发现,一个基因变化-- ZNF469,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揭示圆锥角膜的
刘光慧研究组利用干细胞技术发现范可尼贫血症的新型致病机理及干预策略
2014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发表了关于范可尼贫血症(Fanconi Anemia,FA)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首次提出多组织干细胞加速衰老或衰竭是FA的根本性病因,并基于此发展出相应的干细胞、基因和药物治疗策略。
PLoS Pathog:致病菌间的信号交流分子或为新药研究新靶点
此图为铜绿假单胞菌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Pathogens(IF 9.079 2010)刊登了荷兰和以色列研究人员最新的一篇综述文章“Microbial Spy Games and Host Response: Roles of a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mall Molecule in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Species。
PLoS One:无创产前致病性CNVs检测获新突破,高效地中海贫血检测成可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开发了一种基于孕妇血浆DNA目标区域高深度测序,对可能携带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的胎儿样本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方法。通过该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准确检测出胎儿是否患有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最新研究成果已于6月28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 One)杂志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