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菌在感染宿主期间基因组演化情况
11月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报告,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法,他们追踪了一种细菌病原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爆发的演化情况。新研究为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流行病设置的应用方面树立了一个榜样,也为研究致病菌在感染宿主期间其基因组的演化提供了新观点。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的爆发会导致肺炎。
PNAS:追踪日本福岛的放射性污染
一项研究探索了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之后多种同位素在日本中、东部的地理分布。 在这场事故发生之后,诸如碲、碘和铯等放射性同位素被携带到了空气中并且在大片地区沉积,这可能污染农作物。 Norikazu Kinoshita及其同事对来自日本中、东部地区的表层土壤进行了光谱分析,从而确定这些同位素的地理分布,这是朝着预测食用受污染的农作物可能导致的辐射暴露风险迈出的一步。
瑞金医院与华大基因联合发现肾上腺皮质肿瘤致病基因
由上海瑞金医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通过对57例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Adrenal Cushing's syndrome)患者的肾上腺皮质肿瘤样本进行全外显子和转录组测序,发现了PRKACA基因上L205R热点突变与肾上腺瘤发病密切相关,并且发现了DOT1L和CLASP2与其他亚型的关联,为肾上腺皮质肿瘤及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NEJM:中国学者首次发现人卵“外衣”缺失及其致病基因
3月27日,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中国学者的一项重要发现。在这篇来自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肖红梅团队的原创性论文中,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人类卵子透明带缺失病例,成功破译其致病基因,并对致病机理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据信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卵子透明带缺失及导致人类透明带缺失的致病基因。
Nat Geosci:格陵兰岛存在37亿年前生命的痕迹
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地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对格陵兰岛西部伊苏亚地区变质沉积岩的分析显示,这里确实存在37亿年前生命的痕迹。
PLoS One:蜂群多样性和寄生致病菌的数量呈负相关
近日,来自印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蜂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表示蜂群的多样性越高将会导致寄生的致病菌越少,并且有益菌会增多,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PLoS One上。
Cell Host & Micro:揭示牙周病致病细菌引发更大规模牙齿病变的分子机理
2013年6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and Microb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引发牙周病的细菌在破坏牙齿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发口腔中的正常保护蛋白来更大程度上地破坏牙齿结构。 很多年之前研究者已经清楚知道引发牙周病的细菌,然而截止到目前并没有人对这种细菌进行深入鉴定解析。
Cell Reports:研究发现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新致病原因
2013年6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丹麦研究人员刚刚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解释了细胞用来互相沟通的一种前所未知的机制。该研究有助于理解为什么有些儿童出生时会畸形,为什么儿童和成人可能会罹患危及生命的疾病。
J Biogeo:于明坚等千岛湖岛屿面积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geography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生科院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Richness and composition of plants and birds on land-bridge islands: effects of island attributes and differential responses of species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