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杜克大学成功开发出一研究致病微生物新方法

目前,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有害微生物的基因的方法,尤其可识别那些在实验室研究存在困难的微生物基因,其相关研究成果"Virulence determinants in the obligate intracellular pathogen Chlamydia trachomatis revealed by forward genetic approaches"发表在PNAS杂志上。

2012-11-18

科学家发现卵巢癌致病基因

科学家8月6日说,RAD51D基因有缺陷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几率为1/11。他们说,这是10多年来最重大的卵巢癌基因发现。 英国癌症研究会称,确定哪些人患癌风险最高的检查预计将在几年内出台,这或许会让一些女性决定摘除卵巢以抵御癌症。 这项研究成果还将加快寻找新药的速度。

2012-11-18

致病菌在感染宿主期间基因组演化情况

11月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报告,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法,他们追踪了一种细菌病原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爆发的演化情况。新研究为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流行病设置的应用方面树立了一个榜样,也为研究致病菌在感染宿主期间其基因组的演化提供了新观点。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的爆发会导致肺炎。

2012-11-19

J Biogeo:于明坚等千湖岛屿面积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geography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生科院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Richness and composition of plants and birds on land-bridge islands: effects of island attributes and differential responses of species groups,”...

2012-11-18

Oikos:丁平等研究揭示千湖鸟类群落不支持小岛屿效应

近日,国际著名生态学期刊Oikos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生科院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No evidence for the small-island effect in avian communities on islands of an inundated lake,”,文章中,研究者表示千岛湖鸟类群落不支持小岛屿效应。

2012-11-18

PNAS:追踪日本福的放射性污染

一项研究探索了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之后多种同位素在日本中、东部的地理分布。 在这场事故发生之后,诸如碲、碘和铯等放射性同位素被携带到了空气中并且在大片地区沉积,这可能污染农作物。 Norikazu Kinoshita及其同事对来自日本中、东部地区的表层土壤进行了光谱分析,从而确定这些同位素的地理分布,这是朝着预测食用受污染的农作物可能导致的辐射暴露风险迈出的一步。

2012-11-18

PLoS One:研究揭示流行性致病菌的感染机制

近日,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首次发现致病菌可以破坏机体粘膜上的保护性分子,比如粘蛋白类等,然后感染机体的部分组织。研究者的这项最新研究刊登在了杂志PLoS One上,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流行性菌株肺炎链球菌可以引起结膜炎,并且分泌毒素酶类来破坏粘膜蛋白以及粘膜从而引起眼镜的感染和发炎。

2012-11-18

J Biol Chem:研究者发现绿脓杆菌外毒素Y新的致病机制

2012年5月25日,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刊登了美国南亚拉巴马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 Y is a Promiscuous Cyclase that Increase Endothelial Tau Pho

2012-11-18

PNAS:金枪鱼可能运输了福的辐射

近日,一项研究发现,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看上去把源自福岛的放射性从日本输送到了加利福尼亚。Daniel Madigan及其同事测量了2011年8月从加州圣地亚哥沿海捕获的15只蓝鳍金枪鱼体内的放射性铯同位素水平。

2012-11-18

Cell Res:季红斌等发现新的肺癌致病基因突变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 research在线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季红斌研究组与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Identification of RET gene fusion by exon array analyses in "pan-negative" lung adenocarcinomas from never smokers,”。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