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牙周疾病致病菌或促进口腔癌发展

牙周疾病致病菌产生的脂肪酸可能会在口内引起与卡波西肉瘤相关的病损及肿瘤。

2014-03-19

Cell Host & Micro:科学家发现肠道微生物或可帮助机体抵御致病菌感染

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对机体先天免疫细胞非常关键的有益肠道菌群,这些肠道细菌对于机体特殊类型的白细胞至关重要,而白细胞主要作为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清除入侵的病原菌。

2014-03-13

JBC:研究发现心脏瓣膜病致病细菌的关键酶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口腔中的致病细菌需要锰(一种微量矿物质),才能引起严重的心脏感染。

2014-03-10

Nat Genet:新型技术可在全基因组中快速鉴别出引发疾病的致病突变

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和HudsonAlpha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名为CADD(The Combined Annotation–Dependent Depletion)的技术,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人类基因组中寻找并研究引发疾病的突变,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

2014-02-11

Biophy J:开发出可揭示莱姆病致病菌同机体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Biophysical 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数学模型,其可以成功捕捉致病菌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发生的相互反应。

2014-02-08

Cell:日研究人员发现“迟发性”白血病致病基因

日本研究人员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某个基因与遭受辐射很长时间后才会发病的“迟发性”白血病有关。这将有助于对遭受辐射者进行健康管理,并对白血病进行早期预防、发现和治疗。 在遭受核辐射和在放射线治疗中遭受大量辐射后,有些人经过很长时间才会出现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亲历者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患者。

2013-09-12

Nature Genet:科学家发现皮肤疾病致病基因的突变

2012年9月17日 电 /生物谷BIOON/ --由安徽医科大学和BGI领导的一中国研究小组最新证实甲羟戊酸激酶基因(MVK)遗传突变和弥漫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SAP)之间有密切联系。这项研究发现为揭示DSAP遗传发病机制迈进了一大步,有助于开发分子诊断和治疗技术。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2012-11-19

PLoS Pathog:基因组学角度深入解析病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

2012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著名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报告“Insights from Genomics into Bacterial Pathogen Populations”中,来自牛津大学人类遗传学中心的研究者从基因组学角度来深入剖析了致病菌的致病机制。 每年由于致病菌的感染、致病甚至死亡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2012-09-18

AAC:一种检测致病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微阵列技术

2012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英国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的微阵列技术,研究者在实验中评估了这种新型的微阵列技术对于检测广泛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抗生素耐药性基因上的效用。

2012-12-03

Nature:大脑抵御致病菌感染的内在免疫效力

2012年12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白细胞在免疫系统功能中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英雄”的角色,当感染来袭,骨髓中产生的细胞,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杀灭致病菌。但是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机体个别的器官在免疫系统防御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