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发现,他汀类药物引起的大部分症状,可能都是反安慰剂效应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吃他汀类药物后会出现肌肉疼痛、疲劳和抽筋等副作用,请不用担心,因为这可能只是心理作用!近日,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Darrel Francis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发现,他汀类药物引起的大部分症状竟然都是反安慰剂效应。所谓反安慰剂效应,就

2021-11-18

迄今最大研究表明,精神压力诱导的心肌缺血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或致死性心梗风险增加150%相关

 近日,一项迄今为止最大的、关于精神压力诱导心肌缺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证明,在评估冠心病的患病风险时可不能忽视精神压力这一危险因素。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的Viola Vaccarino博士和他的团队,在对918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队列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后提出,精神压力诱导的心肌缺血(MSIMS)与冠心病(CA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

2021-11-15

mRNA 5-甲基胞嘧啶修饰的研究进展:检测、效应、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意义

5-甲基胞嘧啶(m5C)转录后修饰影响mRNA分子的成熟、稳定性和翻译。这些修饰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应激反应、肿瘤发生、肿瘤细胞迁移、胚胎发生和病毒复制。

2021-11-08

放大进博效应 美敦力与多家医院达成脊柱智能导航机器人合作意向

2021 年 11 月 6 日,中国上海——美敦力携 MAZOR X 脊柱智能导航机器人再次登陆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现场同来自全国多家医院的代表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意向规模过亿元,加速这一承接进博会溢出和带动效应的创新成果在中国落地。

2021-11-06

Cancer Research:癌症信号驱动癌症代谢:AKT和Warburg效应

Warburg效应,即某些细胞在氧气存在下将葡萄糖代谢为乳酸盐的倾向(也称为有氧糖酵解),长期以来在癌症和其他细胞增殖环境中被观察到。但只有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在理解这种代谢转化发生的方式和原因方面才取得了重大进展。

2021-10-20

Nat Commun:关键蛋白或能预防严重脑损伤 并降低致死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风险

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阻断HSV-1引发严重大脑损伤和患者死亡的分子机制。

2021-10-22

科研人员开发细菌全基因组规模预测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新软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生物信息学顶级刊物《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IF:11.622)上发表题为“T4SEfinder: a bioinformatics tool for genome-scale prediction of bacterial type IV secreted eff

2021-10-22

研究揭示番茄心室组织液化调控基因的剂量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茄科研究室番茄遗传育种团队和生物技术研究室生物信息团队合作,成功揭示了启动子区的结构变异影响花发育模型D类基因AFF的剂量效应,导致番茄不形成凝胶状(jelly-like)的心室组织,并证实了番茄心室组织是由胎座组织向外衍生而来的推断。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Exp

2021-09-27

Nature重磅:这种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或将迎来精准治疗时代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超过19亿成年人超重,其中6.5亿人肥胖。中国是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肥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众所周知,长期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并进而发展为2型糖尿病和其他重大疾病,而且,还包括抑郁症。据统计,全球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经历过抑郁症。症状包括持续的悲伤、绝望、懒散、睡眠

2021-09-27

APSB:沙门氏菌的鞭毛在肿瘤微环境中或能介导潜在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2021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沙门氏菌介导的癌症疗法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抗肿瘤效应,但其背后详细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上题为“Salmonella flagella confer anti-tumor immunological effect

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