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Biomed Eng | 戴琼海等发布自由活动动物多脑区神经群体观测新方法

针对传统光学设计受系统体积限制的难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衍射光学元件(DOE)的系统优化方法,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系统优化微型显微镜(SOMM)。

2024-06-27

BMJ子刊:睡前进行规律的3分钟抗阻运动可以显著延长自由生活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如此简单、有效的「睡前仪式」,还不快来试试!

2024-07-24

ACS Nano:缺氧和再氧过程中单个心肌细胞线粒体自由基生成的量子传感

近段时间,来自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技术系的Siyu Fan教授及其团队用量子传感技术来测量亚细胞水平自由基的实时产生,旨在揭示缺氧、自由基和细胞氧化还原状态之间的联系。

2024-01-27

Cell Metabolism | 中山大学陈思凡/任萌等发现肠道微生物共同代谢物二甲基丁酰肉碱加剧血栓形成的潜在机制

这项研究确定了2MBC是一种连接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和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的中间代谢物,为血栓形成事件提供了新的机制见解和潜在的治疗策略。

2024-03-04

努力运动能获得“快乐水”自由?超10万人长达30年的研究表明:含糖或甜味剂饮料,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即使运动也无济于事!

运动虽然具有强身健体的效果,也能消除一大部分吃宵夜喝饮料带来的罪恶感,但是运动消除不了“快乐水”带来的健康危害!

2024-02-17

Science:揭示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在自由基状态下的三维结构

尽管 DNA 在生物学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且半个世纪以来对它进行了大量研究,但 DNA的构成单元(building block)是如何形成的许多方面仍不清楚。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斯德哥尔

2023-10-16

钱文斌/高民团队发布第四代CAR-T临床试验数据,为晚期淋巴瘤患者带来持久缓解

这些来自多中心临床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表明,在R/R LBCL患者中,7×19 CAR-T细胞疗法可以诱导持久缓解,中位总生存期超过2年,并且具有可管理的安全性。

2024-01-11

芯片检测环境微囊藻毒素研究获进展

该团队利用电荷转移效应和分子印迹技术开发了一种通用的间接荧光传感策略,用于高灵敏、高选择性、快速检测微囊藻毒素。该策略以微囊藻毒素作为模型分析物设计间接荧光传感机制,以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薄膜包

2023-11-04

研究实现木质素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定向制备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以及副研究员张波团队,联合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蔡旭敏、天津大学教授黄跟平,发展了催化解聚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

2023-10-19

Nat Commun:新研究揭示孔肯雅病毒和阿良良病毒劫持人体蛋白FHL1进行感染和致病机制

甲病毒属于披盖病毒(Togavirus),具有正义RNA基因组。 有三十种甲病毒能够感染各种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例如人、啮齿动物、鱼、鸟以及较大的哺乳动物(马)。由于甲病毒种间的传播主要通过蚊子发生

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