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大脑中的“决策司令部”,科学家发现大脑中控制行为选择的关键区域
本文研究揭示了中缝核在调节坚持、探索和放弃行为中的关键作用,这就为理解动物行为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为未来的精神疾病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方向。
2025-03-08
Nature研究揪出“幕后推手”:大脑杏仁核通过“神经专线”操控肝脏,2 型糖尿病风险与情绪脑有关
在现代社会,压力早已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 “常客”——早高峰的通勤焦虑、职场的 KPI 压力、社交场合的紧张感,甚至对健康的担忧,这些无形的压力不仅会让我
2025-09-09
多尺度生物工程支架革新造血干细胞扩增与脑类器官功能,赋能再生医学与新型生物计算
多尺度生物工程支架可精准模拟造血干细胞微环境实现高效扩增,优化脑类器官发育与功能整合,为再生医学治疗及新型生物计算设备研发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2025-11-18
Cancer Cell:白凡/张弩/牟永告团队解析肿瘤脑转移特征,并提供防治新靶点
该研究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泛癌脑转移高质量单细胞精度图谱——PBMA。鉴定了 BrM 跨癌种保守特征,提供了潜在可临床干预的靶标。
2025-04-14
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团队首次发现,肠癌可劫持调节情绪脑区,利用神经活动促进自身生长
李建明/高天明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首次将调节情绪的外侧隔核神经活动与脑外肿瘤的进展联系了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压力或精神障碍促进癌症进展的原因,也为相关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5-09-10
Biosens Bioelectron:3D堆叠脑类器官突破二维培养局限,神经信号活性提升2.8倍打造生物处理器
本研究开发了受半导体技术启发的3D脑类器官阵列封装技术,该技术通过PDMS腔室与亚克力板实现类器官垂直堆叠,能增强神经连接与功能,为高性能生物处理器提供可行路径。
2025-06-30
研究发展出光热无线深部脑刺激纳米系统
ATB NPs利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内源性表达的TRPV1受体,无需植入神经电极或进行基因操作;结合近红外激光技术,能够对特定脑区的退行性神经元实现精准的时空调控;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2025-01-30
Advanced Science:人类与猕猴识别跨物种生物运动的共同性和特异性脑区
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的颞叶中部对人类和猕猴的运动均能够做出反应,但右后上颞沟更倾向于识别人类生物运动模式。
2025-04-04
Nature子刊:刘兴国/应仲富团队揭示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抑制体细胞重编程中的多能性获得和间充质-上皮转化
鉴于 EMT 在肿瘤转移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关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与 EMT 之间联系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病理学意义,并揭示了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