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Science:科学家发现一种通过迷走神经所介导的直接-交流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组或能调节肠腔中的选择代谢产物,从而以不同的方式来激活迷走神经传入神经元,并能促进用于肠-脑交流的化学感觉信号的微生物调节过程。

2025-02-25

Cell Rep:科学家成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来改善阿尔兹海默病的疗法

本文研究展示了一个系统性的生物学框架,如果广泛应用的话,其或许能揭开阿尔兹海默病和其它复杂人类疾病中肠道微生物组的特殊GPCR靶点。

2024-05-13

Lab Chip:从“”计议!3D生物打印芯片,引领药物测试新革命

研究利用同轴生物打印技术成功构建3D肠芯片,筛选出合适生物墨水,打印的管状结构多种细胞共培养良好,在绒毛形成、黏液分泌、屏障功能及药物代谢等方面表现出色,性能优于传统模型。

2025-01-20

迄今最精细黑猩猩图谱——黑猩猩网络组图谱发布

近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发布了迄今为止最精细的黑猩猩脑图谱。这一成果为比较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并为探讨人脑演化提供了新视角。

2025-01-31

亚胺还原酶催化手性化合物合成方面获进展

该成果提出了高效合成(R)及(S)两种构型的轴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新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2024-10-04

Cell:通过Mettl3-Mettl14-Dnmt1调节基因表达调控胚胎干细胞分化

这一突破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基因控制模式,为生物学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前景。

2025-01-20

PNAS | 中山大学宋尔卫等团队首次提出“-骨髓-肿瘤”参与了高脂肪饮食介导的癌症进展

该研究提出HFD与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的快速进展和不良预后相关。HFD介导的肠道微生物群参与了这些癌症中与肥胖相关的肿瘤发生。

2024-05-10

研究发展出光热无线深部刺激纳米系统

ATB NPs利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内源性表达的TRPV1受体,无需植入神经电极或进行基因操作;结合近红外激光技术,能够对特定脑区的退行性神经元实现精准的时空调控;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2025-01-30

《自然·医学》:预测肺腺癌转移的方法来了!科学家开发甲基化模型高准确度预测肺腺癌转移风险,可无创区分转移与其他脑肿瘤

在肺腺癌脑转移缺乏预测标志物的情况下,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高准确性的脑转移预测方法,尤其是无创鉴别脑转移和其他脑瘤,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2024-10-13

Nature:新研究揭示肠道中的嗜铬细胞触发慢性疼痛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北京大学、南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研究所和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称为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EC)的肠道细胞通过检测有害刺激并释放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