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发现,阴离子纳米塑料污染物会促进α-突触核蛋白聚集和内扩散

研究者在小鼠神经元中测试了细胞对纳米塑料的摄取。实验结果显示,在几个小时内,成熟神经元就会内化纳米塑料颗粒,12小时后,纳米塑料大多定位于溶酶体等LAMP1阳性囊泡中。

2023-12-12

研究实现大规模单细胞信号记录和机接口运动控制

赵郑拓研究组与李澄宇研究组,对超柔性微电极在非人灵长类中的记录性能进一步进行了功能性验证。在实验猴的视皮层中,超柔性微电极能够有效解析神经元对不同移动方向光栅朝向的偏好性。

2023-11-04

Cell:发现调控雄性性欲、性行为和快感的关键回路,为开发调控男性性欲的药物开辟新道路

研究团队还表示,激活雄性小鼠调控性欲的大脑回路并没有影响其攻击性,因此,通过这种机制提高男性性欲的药物也不大可能引发攻击行为。此外,研究团队正在积极发现和阐明雌性体内类似的大脑回路。

2023-11-17

研究揭示人脑中注意对神经活动共变性的调节机制

研究发现,虽然后顶叶皮层内部神经活动共变性不受注意调控,但是其神经反应能够预测初级视觉皮层内部的神经活动共变性,揭示这种神经调节机制的自上而下调控通路。

2023-10-13

华人学者机接口研究登上Science:证实动物也具有像人类那样的想象力

这项研究还表明,脑机接口系统可以用来探测海马体活动,为研究这个重要的大脑区域提供了一个新系统。

2023-11-07

首个人体临床试验:深部刺激治疗中风,加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已成立公司转化

这项临床研究报道,对颈脊髓进行硬膜外电刺激,改善了两名中风后慢性肌力不足患者手臂和手的运动锻炼和力量。这些数据提供了初步证据,表明了脊髓刺激(SCS)可作为一种中风后上肢康复的恢复方法的潜力。

2023-08-17

研究发现年轻人群血流量在特定区有中等遗传度

血液灌注是指流经一个器官或组织体的毛细循环血流速率,是所有器官的重要生理特性,对大脑具有重要意义。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重量仅占体重的2~3%,但正常成人全脑血流量约为800~1000毫升/分钟,占

2023-09-22

PNAS:何生团队揭示人类大脑中注意对神经活动共变性的调节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认知研究人员

2023-10-16

研究人员提出启发的神经环路演化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带领的类脑认知智能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2023-10-0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肠轴驱动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症(OD)患者通常表现出对可口食物的渴望。对暴饮暴食的控制减少通常会导致过度偏好高能量和美味的食物,以及在短时间内过度进食。这可能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饮食和压力是OD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