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Science论文揭示六聚体核小体激活染色质重塑酶机制
1983年,科学家们发现了六聚体核小体(hexasome)---一种帮助细胞包装DNA的独特分子结构。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Sebastian Eustermann博
染色质扩展显微镜技术可解开基因组秘密
开启或关闭基因的能力是我们在细胞、个体甚至在健康和疾病方面观察到的多样性的基础。这个过程被称为基因转录,涉及到将储存在我们的DNA中的信息转化为RNA。
PPARα激动剂WY14643的预治疗降低了脂多糖处理小鼠心脏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心肌病
脓毒症被定义为对感染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败血症病死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感染性休克。败血症不断损害心血管系统,心功能不全是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
超10万人的9年随访数据表明,阿斯巴甜摄入高与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63%有关!
机制上,已经有很多前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答案。有研究显示,摄入代糖饮料会导致糖代谢紊乱,并伴有β细胞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降低;代糖可能促进脂肪生成并减少脂肪分解;代糖会干扰肠菌,导致血糖升高以及2型糖尿病
Cell Reports:李鹏/徐开林团队等开发开关型CAR-T细胞
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对实体瘤的疗效不佳。传统CAR-T仅靶向一个或两个抗原表位,肿瘤细胞易发生抗原丢失从而产生免疫逃逸,同时,传统CAR-T在体内的激活强度难以控制,存在安
科学家揭示了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中影响DNA损伤后维持造血所必需的机制
野生型P53的功能经常被小鼠双分钟2(MDM2)蛋白抑制,MDM2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靶向P53蛋白酶体降解。
研究发现脯氨酸羟基化修饰调控2型糖尿病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青岛大学合作,首次解析脯氨酸羟基化修饰调控2型糖尿病进展的新机制,揭示了脯氨酸羟化酶3(PHD3)通过羟基化增加糖异生关键转录因子CRTC2的核定
Diabetic Med:科学家在1型糖尿病激活基因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发现
来自林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12岁以下患1型糖尿病的儿童或许会激活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的特殊基因的表达,而这在老年患者机体中或许并不会发生。
上海交大宋海云/樊春海团队等开发脂质重编程纳米颗粒,改善癌症免疫治疗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策略,通过基于纳米颗粒的脂质代谢重塑来恢复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中的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进而改善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并拓宽了我们对癌症免疫治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