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外泌体分子或能改善抗癌药物向肿瘤的运输效率!
来自中国南京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外泌体或许能作为一种有效的载体来运输癌症疗法至肿瘤中,外泌体是一种能将分子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的特殊胞外囊泡分子。
J Extracell Vesicles: 肾小管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介导的OPN/CD44轴的激活在肾纤维化中起关键作用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迅速增加,给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慢性肾脏病的特点是肾功能的逐渐丧失和肾脏纤维化的进展,是终末期肾病的高危因素。
J Extracell Vesicles:成功利用红细胞胞外囊泡强效递送RIG-I激活性RNA,有望治疗乳腺癌等一系列癌症
为了进一步研究RBCEV在将更广泛的治疗药物递送到更多的癌症细胞类型方面的功能,这些作者计划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研究所和癌症科学研究所合作进行进一步研究。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上海交大附属胸科医院方文涛教授团队发布国际首个胸腺肿瘤术后复发预测模型
近日,由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方文涛教授领衔的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ChART)研究团队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SLAC)的官方期刊、胸部肿瘤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M1-巨噬细胞外囊泡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强协同治疗效果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危害性极高的脑肿瘤。成功开发了M1样巨噬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M1EV),发现M1EV在GBM中能有效积累,并具有强协同治疗效果。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外泌体稳定SLC7A11保护急性肝损伤中的铁死亡
肝脏具有抗菌/抗病毒和药物解毒功能,并在调节体内平衡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急性肝损伤(ALI)是肝脏疾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各种肝脏毒性因素,包括病毒、脂肪沉积和药物,都可以导致ALI,全世界3.5%的死亡是由肝病引起的。
Science子刊:揭示胞外基质蛋白调节外周组织中的自然杀伤细胞功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揭示了控制自然杀伤(NK)细胞---它们是身体先天免疫反应的一部分---与肿瘤细胞、病毒感染和实体器官移植物相互作用的因子。这一成果可能用于帮助保护人们免受癌症、入侵的病原体、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和移植排斥的影响。
科学家揭示了M1-巨噬细胞胞外囊泡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积聚和治疗作用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具侵袭性的脑肿瘤,具有预后差、死亡率高、易复发等特点。尽管在手术、放疗和化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GBM的中位生存期只有15-16个月,5年总生存率不到5%。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有效的治疗策略来治疗G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