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海洋小单菌天然产物everninomicin的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长生团队在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everninomicin的生物合成及工程菌株构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3-05-12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间充干细胞来源的纳米囊泡作为创伤愈合中的细胞外囊泡模拟物

创伤愈合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损伤反应,它涉及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如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细胞因子网络、趋化因子、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生长因子

2023-06-13

研究人员在超厚非匀组织中实现快速和光照安全的病灶深度准确预测

大多数病变都深藏在人体内部,其深度在体表下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不等。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医学成像技术确定病变的位置,为确定治疗策略、手术计划和手术指导提供信息。例如,在光动力治疗前对病变深度的估计可以帮助确定

2023-06-02

Nature:揭示SWI/SNF染色重塑复合物在有丝分裂期间维持细胞的身份

当细胞发生分裂时,它保留了关于如何生长的信息和关于成为什么类型的细胞的指示。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对这些过程如何运作有了新的认识,揭示了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以

2023-05-29

科学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是Aβ驱动tau病理的关键一

这些结果支持了此前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是出现于tau病理之前的早期上游事件。研究者指出,将Ast纳入目前的生物标志物模型,以Aβ/Ast/p-tau作为临床前AD的分类标准

2023-06-06

上海交大宋海云/樊春海团队等开发脂重编程纳米颗粒,改善癌症免疫治疗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策略,通过基于纳米颗粒的脂质代谢重塑来恢复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中的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进而改善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并拓宽了我们对癌症免疫治疗的理解。

2023-05-26

大连化物所研究人员发展出常压负离子谱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快速分析与检测研究组研究员李海洋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大气压负离子飞行时间质谱仪器,提出了检测呼出气中氢氰酸(HCN)的气流辅助光电离质谱方法。该方法

2023-05-04

印度研究者们揭示了肥胖来源的间充干细胞的线粒体自噬功能受损全面的分子理解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正在被广泛探索,作为几种人类疾病的基于细胞的治疗方法。探索MSCs治疗复杂肺部疾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2023-05-23

荷兰科学家补全中间缺失的一

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心脏正常收缩的年轻健康小鼠身上,该突变也会降低桥粒蛋白的水平。由此,他们得出结论,桥粒蛋白的丢失可能是由PKP2突变引起的ACM发病的基础。

2023-05-04

Nature:揭示Smc5/6复合物驱动DNA挤压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迄今为止未知的DNA折叠机制。他们的发现为对正常发育和疾病预防都至关重要的染色体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研

202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