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Cancer:外泌体生物发生、机制、调节和治疗癌症的意义
外泌体是直径约30-150 nm的胞外小泡,由多泡小体(MVB)与质膜融合而分泌。自从它们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被可视化和描述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外显体研究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022-11-28
Nature子刊:李毓龙团队开发新型催产素荧光探针,揭秘神经肽的时空动态调控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开发了新型遗传编码的催产素荧光探针,实现了体外和在体情况下对胞外催产素的高时空分辨率的记录,并报道了催产素在神经元轴突末梢和胞体树突两种释放模式的分子机制异同点
2023-01-04
维生素D可降低新冠感染和死亡风险,或是减轻大流行新方法
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2和D3填充分别与COVID-19感染风险减少28%和20%相关。在COVID-19感染后30天内,维生素D3组死亡率降低33%,D2组死亡率降低25%。
2022-12-28
Genes & Devel:催产素或能驱动成年神经元中神经连接的发育
来自贝勒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小鼠模型调查了成体大脑细胞是如何构建与新生神经元细胞的连接的,相关研究结果不仅能扩展我们对大脑可塑性的理解。
2022-12-22
CRISPR+类器官,林德晨团队揭示胃食管癌发生发展机制,并发现潜在药物
这项研究建立了一个研究早期GEJ肿瘤的类器官疾病模型,揭示了早期GEJ肿瘤TP53/CDKN2A失活相关的促癌机制,确定了在GEJ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代谢和表观基因组变化,有助于GEJ肿瘤的早期诊断和
2022-12-05
首个定量研究发现,大脑中维生素D水平每升高一倍,与失智症或轻度认知障碍发生风险降低最高33%有关
该研究是迄今为止第一项定量检测人类脑组织内维生素D,并且探究其与认知能力和神经病理关系的研究。
2023-01-09
AD:首个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每天服用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能够改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趋严重,阿尔茨海默病(AD)及痴呆相关疾病影响着全球约4600万人,带来了沉重的社会负担。此前有研究显示,膳食补充剂如可可、复合维生素等,具有认知保护作用[1-3]
2022-12-28
Sci Transl Med:科学家在实验室培育出一种用于研究人类胃食管癌的新型类器官模型
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人类组织开发了一种在实验室生长的三维类器官模型,其或能用来帮助深入理解GEJ处癌症发生的早期阶段及其过程,GEJ,即消化系统的食物管与胃的连接处。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