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这或与诱导miR-30a-DBF4畸变有关!

近段时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DBF4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明确其分子机制。

2021-11-15

这主要通过Keap1 Nrf2实现!

近段时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个团队针对Nestin Keap1 Nrf2通路开展了相关研究,确定了Nestin介导的氧化还原稳态和肿瘤表型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

2021-11-16

非编码RNA: circNUDT21通过调节miR-16-1-3p/MDM2/p53促进膀胱癌进展

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本研究研究了外显子circRNA circNUDT21在BC进展中的调控作用。

2021-11-18

HIF1A-AS2通过调节miR-146b-5p/IL-6/STAT3诱导肺腺癌患者对奥希替尼耐药

尽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肺腺癌(LUAD)患者中显示出疗效,但TKI耐药不可避免地发展,限制了长期结果。

2021-11-19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软体动物体发育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保忠研究团队在软体动物背腹轴发育机制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冠轮动物发育演化新认知:BMP2/4-Chordin调控软体动物背腹轴发育”发表于生物学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背腹轴发育是动物发育生物学的重大基础问题。背腹体轴的建立为后续器官的发育提

2021-11-10

武田行使选择权:开发渗透颗粒体蛋白替代疗法DNL593!

DNL593是一种脑渗透颗粒体蛋白前体替代疗法,通过静脉给药,跨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2021-11-18

《Science》子刊:首次发现失眠是致命性动脉瘤破裂的潜在危险因素

  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81%的中国人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16%的人几乎每天熬夜“爆肝”。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党,面对日常的生活压力或精神压力,到了晚上要么睡不着,要么舍不得睡觉。另一方面,全世界超过3%的成年人患有未破裂的脑血管畸形,称为颅内动脉瘤,其中大多数终生不异变,大约2.5%的颅内动脉瘤会破裂出血,导致蛛网膜下

2021-11-13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用于治疗胶质瘤的蚕丝蛋白颅内植入式可降解微针贴片

  围绕以脑胶质瘤为代表的重大脑疾病临床治疗中对颅内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迫切需求,我国科学家团队创新性地开发出基于蚕丝蛋白的异质、异构、可降解微针贴片,相关成果于近日以题为“Silk Microneedle Patch Capable of On-Demand Multidrug Delivery to the Brain for Gliob

2021-11-16

CANCER CELL:吸烟可导致的miR-30a/BiP失调从而加速口腔癌进展

近期有一研究团队开展了口腔癌患者基因表达的相关研究,该研究旨在探讨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BiP在CSC诱导的口腔鳞癌(OSCC)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2021-11-01

我国科学家提出多区协同类控制架构

机器人精细操作是完成高精度任务的必要条件,作为主要反馈源的显微视觉具有窄视野、小景深、平面成像等特点,导致小空间内的观测状态不能直接反映操作空间位姿,这种“所见非所得”给复杂场景下的机器人精细操控提出了挑战。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

202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