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C: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团队破解新辅助化疗重塑胃癌免疫微环境之谜
季加孚团队通过对大量胃癌患者的临床样本进行免疫学分析,发现新辅助化疗治疗能够调控免疫细胞亚群的平衡,降低TME中Treg细胞含量、增加杀伤性CD8+细胞数量,以及丰富TCR多样性,从而重塑胃癌TME,
《细胞》重磅:科学家首次证实,口服益生菌可以进入消化道外肿瘤,增强T细胞功能,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科学家们发现,一种超级常见的益生菌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有望成为免疫治疗的“神助理”,口服罗伊氏乳杆菌可进入肠道外的肿瘤内,其代谢色氨酸的产物吲哚-3-甲醛(I3A
Cancer Cell:揭开CD11b激动剂发挥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机制
使用1期临床研究的人体组织,研究团队证明了GB1275(口服小分子CD11b激动剂)治疗可以激活人类肿瘤TAM中的STING和STAT1信号。此外,化疗或放疗联合GB1275,可以放大STING/IF
清华大学张从刚团队揭示微管去稳定剂联合STING激动剂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及其机制
该研究深入解析了微管去稳定剂增强cGAMP-STING通路的分子机理。明确表明Podofilox通过抑制微管聚合,破坏STING激活后囊泡的正常转运并显著延缓了STING降解
《自然》:免疫治疗认知大更新!科学家首次证实,肿瘤和血液中CD8+T细胞克隆多样性是免疫治疗的关键
基于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样本,Puig-Saus等发现,无论癌症患者对免疫治疗是否有反应,他们体内都存在能识别肿瘤新抗原的效应T细胞,而且都是只识别少数新抗原;不过,不同反应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用于治疗性免疫调节的细胞纳米囊最新进展
细胞纳米囊泡是来自天然或工程细胞的脂质双层的细胞衍生纳米大小的异质结构。作为S细胞的衍生物,细胞纳米囊含有来自母细胞的成分,如由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组成的信号分子。
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生物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具有天然免疫活性、却仅能在植物体中复制的植物病毒开展肿瘤免疫治疗,巧妙地规避了病原微生物在人体中复制并引起感染的风险。
Gastroenterology:复旦大学徐烨/胡欣团队绘制中国人结直肠癌基因变异图谱,助力优化靶向和免疫治疗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BRAF和RBM10单基因驱动突变是转移性结直肠癌较短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且体外实验表明RBM10表达缺失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并抑制凋亡。
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综述了外泌体纳米免疫治疗胶质瘤的方法
胶质瘤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5%,平均死亡率为4.43/100000,每年死亡16606例。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和烷化剂化疗的标准疗法疗效甚微,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