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肿瘤为何最爱往里跑?科学家发现,肺部的高水平天冬氨酸能让癌细胞变得更强、更具侵袭性

肺部环境还能让转移来的癌细胞变得更强、更具侵袭性。关键则在于一种我们都很熟悉的氨基酸,天冬氨酸(aspartate)。

2025-01-06

Immunity:浙江大学方向明等确定了一种控制巨噬细胞介导的肺部炎症反应的关键脑-交感神经信号,用作严重肺炎的治疗策略

该研究发现中央杏仁核(CeA)中的GABA能神经元在严重肺炎期间高度激活,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炎症和肺损伤。

2025-06-08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4篇Cell论文:高度血管化的/肠道类器官;修复血管性痴呆;自身免疫病新疗法;同义突变调控性状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共上线了 5 篇研究论文,其中 4 篇来自华人学者。

2025-07-07

乔治·丘奇创立的猪器官移植公司,再获近2亿美元融资,推进基因编辑猪肾脏人体移植

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器官移植短缺问题,其中比较具有应用前景的是异种器官移植——使用其他物种(例如猪)的器官进行人体器官移植。

2024-09-09

Cell Stem Cell:隋鹏飞课题组揭示基底干细胞线粒体代谢调控新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线粒体丙酮酸代谢在肺基底干细胞命运决定中的核心作用,构建了代谢与表观遗传的调控环路。这一发现为肺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4-11-01

Protein & Cell:冷泠课题组揭示皮肤类器官移植促进冻伤创面无瘢痕愈合

这项研究强调了皮肤类器官在冻伤期间的细胞命运调控、ECM重塑和皮肤功能恢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现了类器官在促进冻伤损伤愈合和无瘢痕修复的巨大潜力,为冻伤导致的皮肤损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2024-11-01

JAMA:世界首例全眼移植手术细节发布,移植一年后状态良好,视网膜可对光线产生反应

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报道的全眼移植联合面部移植,证明了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存活,包括无排异反应的移植物存活和视网膜电图测量显示视网膜对光刺激的反应,强调了临床同种异体移植的潜力。

2024-09-12

Mater Today Bio:3D打印造出血管化小叶状肝类器官,原位移植后存活久、血管丰富,给肝病治疗带来新契机!

研究运用3D生物打印技术制备出小叶状肝类器官,经诱导实现血管化。其在体外展现出低缺氧水平、高分泌功能,原位移植后在体内存活时间长且血管化丰富,同时还发现了相关促血管生成和增殖的信号通路。

2025-02-26

《自然·医学》:预测腺癌脑转移的方法来了!科学家开发甲基化模型高准确度预测腺癌脑转移风险,可无创区分脑转移与其他脑肿瘤

在肺腺癌脑转移缺乏预测标志物的情况下,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高准确性的脑转移预测方法,尤其是无创鉴别脑转移和其他脑瘤,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2024-10-13

Science:异位掌侧成纤维细胞移植可改变皮肤特性

本研究数据证明了掌侧成纤维细胞的独特特性和治疗潜力,因为它们能改变皮肤特征,使之形成掌侧表型,并增强压力适应性。

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