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研究取得进展

  脊髓损伤是一类严重的中枢神经损伤,导致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脊髓损伤后,原发损伤及其继发反应导致局部神经组织的缺失、瘢痕或空洞等形成。同时,由于脊髓损伤部位神经再生抑制因素的存在,在局部形成不利于神经再生的微环境,导致脊髓神经再生非常困难。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失,目前临床上尚未有

2021-08-25

Gastroenterology:肝脏miR-144驱动富马酸酶活性,阻止肥胖期间NRF2的激活

氧化应激在肥胖相关代谢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胰岛素抵抗和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021-08-30

Sci Signal:一种“变节”蛋白质或会促进病毒在肝脏中横行霸道 有望成为开发肝癌疗法的新型靶点!

来自国立台湾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跨膜酶或在损伤肝脏细胞上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跨膜酶,即一种嵌入到细胞上的蛋白质,其活性部分在细胞表面以下和表面以上。

2021-08-31

Hepatology:研究揭示PPARα通过YAP-TEAD信号促进肝增大和肝再生的新机制

肝脏移植和部分肝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癌、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首选的最有效手段。肝脏再生能力是肝损伤、部分肝切除及肝移植术后修复与预后的关键,但调控肝再生的有效靶点和干预药物匮乏。因此,深入研究肝再生机制与潜在靶点有重要意义。中山大学药学院毕惠嫦教授团队在Hepat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YAP-TEAD mediates peroxisome prolife

2021-08-24

赛诺菲/再生元Dupixent(达必妥)3期临床:首个成功治疗6个月-5岁儿童的生物药!

Dupixent第一个获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靶向生物药,已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成人患者。

2021-08-31

研究揭示植物单细胞再生机制

不同于高等动物,高等植物细胞命运可塑性高,分化的植物体细胞可获得全能性(totipotency),再生出完整可育植株。植物单细胞再生在农业、园艺上应用广泛,是遗传转化的常用途径。虽然较多种类的植物均实现了单个分化体细胞的再生,获得了完整植株,而关于植物单细胞再生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焦雨铃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汪颖研

2021-08-12

Cell Stem Cell:肝间质细胞与肝导管上皮细胞之间的接触数量控制肝脏再生

2021年8月4日讯/生物谷BIOON/---从亚里士多德时代起,人们就已知道人类的肝脏是身体所有器官中再生能力最强的,甚至能够在切掉70%后再生出来,这使得活体移植成为可能。尽管肝脏在受伤后会完全再生,但调节如何激活或停止这一过程以及何时终止再生的机制仍然未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所(MPI-CBG)、英国剑桥

2021-08-04

溴代阻燃剂四溴双酚A及衍生物的肝脏免疫毒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曲广波等在溴代阻燃剂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Toxicity of Tetrabromobisphenol A and Its Derivative in the Mouse Liver Following Oral Exposure at Environ

2021-08-19

Advanced Science:发现肝脏微环境重编程肿瘤细胞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

结直肠癌是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也是第四大最常见的癌症。结直肠癌极易发生肝转移,肠癌转移的患者5年存活率小于10%,因此,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致死的主要原因。然而,肝转移肿瘤对大多数化疗药物产生抗性,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靶向结肠癌肝转移的靶点和药物。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卜鹏程课题组和杜克大学Xiling Shen课题组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合作发

2021-08-18

辉瑞JAK3/TEC抑制剂ritlecitinib 2/3期研究获得成功:显著改善头皮毛发再生!

与安慰剂组相比,2种剂量(50mg,30mg)ritlecitinib治疗的患者,头皮毛发再生显著改善!

20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