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多项新政策助力厦门发展,打造我国一流生命科技之城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强大引擎。而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可实现生产力,带动效益显著,已成为各大城市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20-06-18

EMBO J:研究人员发现蛋白质如何抑制癌症发展

2020年6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蛋白质存在于我们的细胞中,并调节着对生存至关重要的生物过程。但其中一些还会调节可能让我们生病的过程。现在,一个由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经对其中一种蛋白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蛋白质PP2A在分子水平上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如何抑制小鼠肿瘤的发展。新的研究结果已

2020-06-06

PNAS:新型遗传学技术助力医学的发展

近日,哈佛医学院的布拉瓦特尼克研究所和匈牙利塞格德的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的基因工程方法有望加强基因重组技术。5月28日在PNAS上发表的文章详细介绍了该团队的技术。

2020-06-01

博雅打造临床级生物样本库整体解决方案 助力精准医学高质量发展

点击观看博雅生物样本库视频: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开启,生物样本库的建设逐渐受到了各国的重视。生物样本库为细胞及基因治疗等个性化疗法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生物样本和数据,推动着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进展。作为一家在生命健康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跨国产业集团,博雅控股集团创建了集细胞自动化技术、细胞制造、细胞存储和细胞治疗为

2020-05-28

Nature重大进展:研究发展感染SARS-CoV-2的恒河猴呼吸系统疾病模型!

2020年5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2019年底全球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其病死率约2%。在前所未有的全球疫情蔓延之后,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3月11日宣布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为全球大流行。虽然有关人类疾病的数据正在稳步出现,但SARS-CoV-2发病机制的某些方面只能在动物模型中进行详细研

2020-05-26

ADC药物研发的关键四要素及发展趋势

ADCs(antibody-drugconjugates)技术是通过linker将单抗和药物分子偶联在一起,利用抗体的特异性靶向运输药物分子到靶组织发挥作用,降低药物的系统性毒副作用,提高药物治疗窗和拓展抗体治疗潜能[1]。血液中循环的ADC与靶抗原结合后,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被内化。内化的复合物随后进入内体-溶酶体途径,大多数情况下,先被转运至早期的

2020-05-09

两会委员呼吁:请让乡村医生成为令人尊重的职业

两会临近,两会委员为乡村医生发声!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间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5月22日在北京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主席会议日前在京召开,会议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5月21日在北京召开。两会召开在即,各地委员都在着手为祖国发展建言献策。4月26日下午,中

2020-05-04

我国中医诊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许多中医医师在中医诊断方面,仍处于“三根手指”和“一个脉枕”阶段,大部分医疗机构,缺乏对于新型、大型中医诊断设备的引进和应用。我国现行医疗器械标准中,对应中医仅8项,且级别较低;标准缺失极大束缚了行业发展,也使政府监管无以参考。笔者认为,我国未来至少有“三座大山”需要翻越,包括增加中医器械的产业基础,统一中医器械体系行业共识、 逐步完善中医器械标准化体

2020-05-04

Oncotarget:研究揭示染色质暴露程度对于人类癌症的发生与发展的影响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作者分析了404位癌症患者的ATAC-seq数据,并将染色质的分子特性与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肿瘤组织学,分子亚型和生存率之间建立了联系。

2020-05-07

科研人员发展了一种新型溶瘤病毒

恶性胶质瘤是最致命的脑部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恶性肿瘤的80%。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效果十分有限,患者生存期仅为12-15个月。最近,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崔宗强团队发现肠道病毒71型(EV-A71)具有针对恶性胶质瘤的溶瘤活性,将其发展为一种新型的溶瘤病毒。研究成果在Molecular Therapy(《分子治疗》)杂志发表

20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