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芯片揭秘药物颗粒与细菌穿越黏液的动态博弈,厚度逼近真实生理环境
本研究开发人类介观流体小肠芯片,通过优化培养条件使黏液层厚达50 μm,发现纳米颗粒转运具尺寸依赖性,细菌可在黏液层移动并接触上皮,该模型为研究黏膜屏障互作提供新工具。
2025-05-30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 CBASS 系统磷脂酶类效应蛋白在响应环状寡核苷酸分子后,自组装形成超分子纤维结构,进而降解细菌内膜完成细胞杀伤的分子机制。
2025-05-10
《癌细胞》:难怪骨转移那么难治!南京大学团队发现,癌细胞“黑化”中性粒细胞,压制骨转移灶T细胞抗癌能力
只要阻断DKK1,就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成熟,从而改善免疫微环境,诱导骨转移灶缩小,并增强多种骨转移小鼠模型对免疫治疗的反应。
2025-08-21
《自然·癌症》:癌细胞送“粮”,成纤维细胞投降!科学家首次发现,癌细胞会用线粒体拉拢成纤维细胞,使其促癌
研究发现,癌细胞可以通过隧道纳米管(TNT)将自身的线粒体输送到成纤维细胞内部,借助这些线粒体的能量,将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CAF,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
2025-09-14
《癌细胞》:教科书又要改了!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树突状细胞竟能清除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促进T细胞入瘤抗癌
树突状细胞不仅能通过呈递抗原激活抗肿瘤免疫,还能通过“铲恶锄奸”改善抗肿瘤免疫。
2025-08-18
Nature Methods:ESPRESSO——为单细胞组学注入时空维度,从细胞器景观解码细胞命运
从分辨细胞身份,到解读应激反应,再到实时追踪细胞分化、关联基因表达,直至在3D模型中解析癌症侵袭,ESPRESSO 在一系列严苛的考验中都交出了出色的答卷。
2025-11-10
Cell子刊:于君团队利用噬菌体靶向清除这种肠道细菌,增强结直肠癌的化疗效果
该研究表明,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促进结直肠癌的化疗耐药性,而使用特异性靶向脆弱拟杆菌的噬菌体 VA7,可清除脆弱拟杆菌,并恢复对化疗的敏感性。
2025-06-04
华大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立体单细胞技术,开启百亿细胞大数据新纪元,推动虚拟细胞构建
该论文发布了全球领先的细胞组学技术——Stereo-cell,颠覆性实现了多模态整合、原位动态捕捉、极限样本兼容、百万级通量等技术突破,彻底打破了传统单细胞测序技术局限。
2025-08-23
Science:肠道内表面的细胞通过相互拉扯清除较弱的细胞
普遍的看法如下:肠道表面的老旧和功能失常的细胞,就像配送中心传送带上的包裹一样,移动到出口。随着细胞的积累,它们相互"推挤"从而被排出。但事实并非如此。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