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orts:科学家发现小胶质细胞在出生后早期可通过GABA感知神经元活动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常驻巨噬细胞,表达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等神经递质受体。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揭示了神经元活动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或释放GABA可激活小胶质细胞中GABAB受体及其通路,可能调节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网络发育中的活动。该研究于近期发表在《Cell Reports》上,题为Microglia sen
基石药业普拉替尼新药上市申请在中国台湾获受理 用于治疗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和RET突变甲状腺癌
2月17日,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02616.HK)宣布,选择性RET抑制剂普拉替尼用于治疗转染重排(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RET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MTC)以及放射性碘难治(如放射性碘适用)的RET融合阳性的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癌(TC)的新药上市申请已在中国台湾获受理。
首个临床试验:唾液外泌体小RNA可作为食管癌检测和预后标志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食道癌是世界年新增人数第8,年死亡人数第6的恶性肿瘤。而且,食管癌在中国尤为突出,全球每年新增和死亡的食管癌,均有超过一半在中国。在我国,绝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属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而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为了提高患者的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脂肪源性细胞外小泡中的多种RNA及其治疗潜力
脂肪组织被认为是能量储存和活跃的内分泌器官,产生和分泌大量的脂肪因子,通过血液循环,特别是细胞外小泡(EVS)调节远处的靶点。
Cell Reports :发现大脑中存在一种全新的细胞通讯方式,由外泌体介导
我们知道,神经元会通过突触传递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从一个神经元移动到相邻的神经元,从而在整个大脑中发送、接收和传递信号。此外,激素也会通过大脑循环来影响脑细胞的生长并帮助在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链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科学家发现,tau蛋白、α-突触核蛋白等蛋白质可以更独立地在大脑不同细胞之间移动,并可能与疾病本身相关。那么,在健康的
CANCER DISCOV: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Durvalumab的耐药性与功能性STK11突变相关
近来Nabendu Pore教授及其团队选择具有可评估STK11基因组状态的患者,进行了深入的转化评估以阐明与STK11突变相关的生物学现象,旨在确定由STK11缺失介导的免疫治疗耐药性的策略,并提高对检查点抑制剂的敏感性。
National Science Review:研究揭示小细胞肺癌细胞亚型转变导致转移机制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季红斌研究组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勇研究组合作的题为Identification of TAZ as the essential molecular switch in orchestrating SCLC phenotypic transition
肝纤维化:细胞外小泡介导的窦周间隙细胞间通讯
肝脏复杂的功能活动是精心安排的,这要归功于所有肝实质细胞和非肝实质细胞群体之间结构良好的串扰。肝内不同细胞类型释放的胞外小泡(EV)旁分泌相互作用是重要的细胞间通讯工具
J Immunol: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期间线粒体稳态的改变或会损伤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形成 从而使其无法有效抵御细菌性感染
来自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期间,线粒体稳态的改变或会损伤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形成,从而使得中性粒细胞无法有效抵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
科学家首次发现,细胞外囊泡的年龄相关变化会导致衰老干细胞中长寿蛋白
犹记得几年前,“换血逆转衰老”的新闻着实大火了一阵,甚至还开展了输血抗衰老的临床试验。不过在一些科学家看来,事情大概没这么简单,换血可能是“麻烦又难以奏效”的逆转衰老的方法。搞清楚现象背后的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最近的《自然·衰老》杂志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他们的最新发现,研究结果显示,在肌肉衰老方面,输注年轻血液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