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靶向RNA疗法作为线粒体疾病的潜在治疗策略
线粒体疾病是由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直接或间接缺陷引起的一组遗传性疾病。线粒体疾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通常与高能量需求的组织有关;它们可以出现在生命的任何阶段,处于多器官或器官特有的水平。
2022-12-09
华人团队揭示刺突蛋白直接影响心肌线粒体,肥胖者更易受伤害
这项研究表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可以增强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能力,促使病毒在心血管系统中积累,而新冠病毒的S蛋白会诱导心肌细胞线粒体代谢相关基因的长期转录抑制,导致心肌代谢异常
2023-01-16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CDR1as通过控制miR-7的可获得性调节α-突触核蛋白介导的缺血性脑损伤
局灶性脑缺血迅速改变了几类非编码RNA(NcRNAs)的表达,包括环状RNAs(CircRNAs)、微小RNAs(MiRNAs)和长ncRNAs(LncRNAs)。
2023-01-30
.: 研发新探针实现线粒体多色STED成像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来源,影响细胞稳态、增殖、死亡的关键信号通路。由于线粒体的动态行为以及与其他细胞器的丰富相互作用,荧光显微镜的发展特别推动了线粒体研究。
2023-01-03
Science:揭示饥饿通过重塑内质网来控制线粒体功能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这种“饥饿反应”是如何被触发的,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机制以及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抑制它。
2022-12-26
Nature:揭示真核生物线粒体核糖体小亚基组装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Sebastian Klinge及其研究团队想知道线粒体核糖体是如何进化的,它们是如何在细胞内组装的,以及为什么它们的结构在不同物种之间如此不统一。
2022-12-26
西南医学中心开创新型基因编辑方式,可永久性恢复心脏病严重损伤,已完成概念验证研究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缺血后发生的组织损伤,即使恢复供血,组织功能也无法完全恢复。这种损伤常在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后发生。
2023-01-20
施雪涛团队开发人工白膜,修复阴茎损伤并恢复正常勃起功能
早在2020年6月,施雪涛教授、俄克拉荷马大学毛传斌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安庚教授等就曾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发表论文,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利用干细胞及3D打印技术
20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