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型腺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研发取得进展

埃博拉病毒可引发严重的出血热疾病,致死率极高。2014年非洲埃博拉疫情大爆发造成上万人死亡,今年4月以来刚果地区又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并有扩大传播的趋势,疫苗成为埃博拉疫情防控的最有效工具。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冯立强团队研制了一种利用2型腺病毒为载体的埃博拉病毒疫苗,6月6日,相关研究成果以An adenovirus serotype 2 vectored ebolavirus vac

2018-06-10

裸质粒载体在基因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基因治疗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疾病治疗模式,是通过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改善致病基因所产生的缺陷,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Gene Therapy Clinical Trials Worldwide”的统计,至2017年11月,全球范围共开展了2597个临床试验,主要集中于癌症、单基因遗传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治疗。2012年,欧洲首个基因治疗药物Gly

2018-06-08

科学家揭示线粒体翻译因子调控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新机制

6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燕课题组与杨福愉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Human Elongation Factor 4 Regulates Cancer Bioenergetics by Acting as a Mitochondrial Translation Switch,揭示了线粒体翻译因子调控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新机制。线

2018-06-09

新型非病毒纳米载体将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小编推荐会议:2018肿瘤与转化医学国际大会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蒋兴宇、郑文富带领的课题组发表了非病毒纳米载体递送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系列非病毒的纳米载体,这些非病毒纳米载体可以高效递送CRISPR/Cas9系统到体内,为拓展这一强大基因编辑技术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应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Thermo-triggered release of CRISPR-Cas

2018-05-20

Nucleic Acids Research:揭示人线粒体苏氨酸tRNA上致病点突变的分子机理

 4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 natural non-Watson-Crick base pair in hmtRNAThr causes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usceptibility to local mutation

2018-05-17

Oncotarget:特殊分子ONC201或能通过靶向作用线粒体来杀灭乳腺癌细胞

2018年5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Oncotarge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ONC201的特殊分子或能通过靶向作用线粒体在体外杀死乳腺癌细胞。图片来源:lcsciences.com作为TNF配体家族成员之一,TRAIL能够通过激活其受体(死亡受体4和5)来诱发半胱天冬酶依赖的细胞凋亡。ONC201

2018-05-09

基因治疗时代到来:常用基因治疗载体的介绍与选择

小编推荐会议:2018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国际研讨会  基因治疗载体分为两大类:病毒载体(主要包括慢病毒、腺病毒、逆转录病毒、腺相关病毒等),非病毒载体(主要包括裸露DNA、脂质体、纳米载体等)在讲基因治疗载体前,我们先讲一下基因治疗中的两个概念:in vivo和ex vivo。in vivo:活体直接转移,将带有遗传物质的载体直接注射到实验动物或人体内。适用载体:腺相关病毒、腺

2018-04-28

新研究推翻线粒体起源自α-变形杆菌

2018年4月29日/生物谷BIOON/---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科学家们发现真核生物线粒体DNA和细菌基因组之间存在相似性时,他们就猜测这种细胞器起源于在较大的细胞中定居的内共生菌(endosymbiont)。一类被称作α-变形杆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的细菌很快就成为线粒体进化起源的一种可能的候选对象。但是,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提示着线粒体最多只能算是已知的α-变形杆

2018-04-29

AACR2018:揭示线粒体DNA在癌症扩散中的作用

2018年4月29日/生物谷BIOON/---在2018年4月17日在美国芝加哥市举行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ncer Research, AACR)年会上,来自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报道小鼠的线粒体基因组仅长16000个碱基对,仅含有37个基因,但是它的多态性似乎与癌症的转移潜力相关。他们将几种小鼠品系中的细胞核DNA和线粒体DNA进行交

2018-04-29

Science:首次解析出线粒体ATP合酶的三维结构

2018年4月2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在美国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大学的David M. Mueller领导下,一个研究团队解析出线粒体ATP合酶(ATP synthase)结构,其中这种酶是一种制造ATP的酶,而ATP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4月12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igh-resolution cryo-EM analysi

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