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 | 马小彤/程涛/肖志坚/张磊团队首次揭示GADD45g是新的骨髓增殖性肿瘤致病因子

本研究首次证明了GADD45g不足是MPN的一个新的致病因子,通过激活RAC2-PAK1-PI3K-AKT级联发挥作用。

2024-04-16

STTT:曹雪涛团队揭示嗜酸性粒细胞通过促进CD8+T细胞记忆生成来增强抗细菌免疫

该研究揭示了嗜酸性粒细胞在记忆T细胞生成中的新佐剂作用,并为通过靶向嗜酸性粒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来增强疫苗效力提供了新线索。

2024-03-05

英矽智能利用生成式AI平台从头设计KIF18A抑制剂,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

据悉,ISM9682 是英矽智能自 2021 年以来提名的第 18 个临床前候选药物,目前其候选药物已超过 30 种,其中有 6 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有 2 种处于 2 期临床阶段。

2024-02-23

安徽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为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和血管生成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

本研究数据表明靶向GRK2活性是抑制ccr2 + MDMs浸润的可行策略,为控制RA的关节炎症和血管生成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

2024-03-31

NPJ Digit Med | 利用生成性人工智能优选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再利用候选药物:真实世界临床验证研究

药物再利用,作为一种将现有药物应用于新的治疗用途的策略,近年来在医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2024-03-05

Nat Metab | 天津医科大学周洁/刘强/余鹰发现母体昼夜节律紊乱通过骨髓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影响新生儿炎症

该研究通过动物模型探讨了母体昼夜节律对新生儿炎症的潜在影响。由昼夜节律紊乱的母鼠分娩的幼崽表现出更高的NEC和败血症死亡率。

2024-04-05

蛋白质设计迎来“智能生成时代”

2023年以来,智能大模型成为一个热词,也成为赋能各个行业的一个重要工具。而生物科学作为可高度数字化的系统,具备可解读、可编程的特性,成为智能大模型赋能的一个重要领域。

2023-12-18

Theranostics: 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结合Twist1抑制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模拟

该研究揭示了VDBP是HCC患者重要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并发现它是增强免疫治疗疗效的治疗靶点。

2024-01-31

中国医科大学提出了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的策略

本研究表明,MUC20在PI耐药MM细胞系和患者中的下调可以预测MM患者的PI敏感性和预后。MUC20在体外和体内均通过诱导铜增生来减弱MM细胞的PI耐药。

2024-03-22

《自然》子刊:乳腺癌竟会“遥控”骨髓

进一步的小鼠肱骨成像结果显示,乳腺癌小鼠肱骨的血管形态发生变化,血管内皮细胞的直径、体积和长度减少,且间充质干细胞的定位异常。

2024-01-02